剛剛過去的一年,云南宣威煙草立足煙草高質量發展,兼顧國家糧食安全大計,著力建設“156示范工程”,推動“糧煙”共發展。
宣威煙草部門依托農業部門已經建成的高標準農田為基礎,建立10000畝的永久煙田,由永安永益合作社對土地長期流轉使用,普惠當地群眾。在示范區內劃分出烤煙種植區和輪作區,每年由煙農根據所分配的合同計劃向合作社提出烤煙種植面積需求,再由合作社向煙農進行返祖轉包,做到種植區域的統一,以土地流轉方式確保核心煙田不流失;在機耕、飛防、有機肥施用、水肥一體化建設等產前投入分配上向示范區傾斜,在深耕、碎垡、起壟、打塘、覆膜、植保等環節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現代化,通過項目實施減工降本成效明顯;在職業煙農培育工作中,優先培育示范區農戶,使示范區職業煙農比例超過了80%,示范區煙農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能力進一步提高;結合對永安煙草產業綜合體的建設,開展煙后多元化種植和綜合體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形成了煙葉與非煙(糧食)產業雙合同、雙訂單模式,進一步提高煙田產出率,拓寬煙農增收渠道,穩定青壯年煙農隊伍,也提升了糧食豐產增收渠道,夯實了糧食安全基礎助力鄉村振興。
去年,“156”項目工程正處于探索階段,煙區整合區位和資源優勢,創新“糧煙協同發展”模式,優化工作措施,擇優在一定范圍開展實施,在板橋永安和熱水關營開展了試點工作,按照“1341”的工作思路,結合永安煙草產業綜合的建設,打造“永安模式”,加快推進核心煙區“156”示范工程建設。以“糧煙協調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為目標,搭建“土地流轉、專業服務、產業融合”三個平臺,狠抓“永久煙田保護、綠色循環經濟、全程機械作業、精準服務管理”四項重點工作,最終構建以六化為主要特征的現代煙草農業管理體系。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