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葉是行業發展的根基,煙葉穩則行業穩。守好煙葉基本盤,夯實行業發展根基,是煙葉產區各級煙草部門的重點工作。
近年來,陜西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牢牢把握煙葉由穩轉增的新發展周期,以推進煙葉轉型升級為主線,聚力“怎么種煙”破題,持續推進相關措施落地,煙葉基礎進一步穩固,生產方式加快轉型,煙農收益穩步提升,穩產保供能力不斷增強,煙葉生產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聚焦“在哪種煙”——
加強土地流轉,穩定核心煙田,夯實煙葉生產“壓艙石”
在商洛市洛南縣古城鎮寨子村,煙葉家庭農場主李永平近幾天忙得腳不沾地,保養農機、銜接用工……為今年的煙葉種植做好各項準備。
“我2021年種了40畝,煙田有11塊。寨子村土地流轉后,煙田集約化程度提高,2022年我又承包了一些地,還注冊了家庭農場,全年種煙收入達到了34萬多元。今年,我又擴大了種煙面積,達到110畝。”李永平干勁十足。
兩年前,寨子村還是另一番景象:種煙面積只有200多畝,規模小且分散。2022年年初,商洛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將寨子村作為基本煙田集中流轉試點,成立了基本煙田流轉服務中心,指導煙農提高土地連片程度和規模化、集約化水平。
2022年,該村新增煙農18戶,全村種煙面積達到1019畝。今年,該村種煙面積預計達到1320畝。
像寨子村這樣的煙葉種植“千畝村”,陜西省還有55個。
田為煙本,田固煙穩。煙田作為煙葉生產的核心要素,是保障產業發展的基礎。近年來,陜西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把穩煙田作為夯實煙葉產業基礎的核心抓手,全力推動基本煙田保護制度落地實施,聯合陜西省自然資源廳、農業農村廳印發了“關于切實加強基本煙田建設與保護工作的通知”。
規劃先行,謀定后動。陜西煙草商業系統按照“穩中調、調中優”的原則,持續推進重點縣、萬擔鎮、千畝村建設,促進煙葉產能集聚,區域優勢鞏固提升。各煙葉產區依托煙區產業綜合體和千畝示范村建設,因地制宜配套生產投入政策,穩步推進優質煙田土地集中流轉,推動煙葉生產向規模連片種植發展。在做好基本煙田規劃保護的基礎上,持續加快高標準基本煙田建設,加大煙糧、煙油輪作制度示范推廣力度,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漢中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專門制定“千畝村”建設工作指南,引導鎮、村建立健全“千畝村”建設管理架構,抓實土地集中流轉,整村推進、一次到位,推動基本煙田保護制度落實落地。
安康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聯合地方農業部門,共同規劃在千畝示范村開展煙豆帶狀復合種植試點1萬畝,讓煙田產出“金葉”再結“金豆”,每畝煙田預計可增加收入500元以上。
據了解,2022年,陜西全省累計流轉煙田6.7萬畝,流轉周期普遍達到6年以上;全省形成煙葉種植重點縣10個、萬擔鎮23個、千畝村56個,百畝以上集中連片種植比例超過60%,為全面推進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機械化作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聚焦“誰來種煙”——
統籌多種類型,精心精準培育,打造煙葉生產“主力軍”
煙農,作為煙葉種植主體,是煙葉生產的“主力軍”。
近年來,陜西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全力破解“誰來種煙”難題,堅持“扶持引導中小戶、穩定提升核心戶、鼓勵發展家庭農場、積極培育新型種植主體”的培育思路,探索創新,多措并舉,促進不同類型種植主體協調發展。
2021年,陜西省煙草專賣局(公司)制定出臺“關于加快培育煙葉種植主體、著力解決‘誰來種煙’問題的指導意見”,明確13條具體培育措施,對不同類型種植主體實施差異施策、精準服務,確保規模、政策、服務和質量效益的最優配置。
各煙葉產區結合自身實際,合理確定種植主體發展規劃,科學確定最優種植規模,創新生產指導服務模式,針對規模化種植主體需求特點,切實提供有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服務和指導。
安康市嵐皋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根據農場主自身特點,將全縣家庭農場按照“磊、垚、眾、鑫、焱”五種類型進行分類,針對不同類型家庭農場,精準開展差異化產前扶持和“保姆式”服務指導。
在咸陽旬邑,26歲的李永強繼承了父親的種煙事業,旬邑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幫其解決土地、資金、技術等難題,提供“管家式”服務。2022年,李永強種植煙葉510畝,主導成立了旬邑大財富烤煙種植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戶務工增收超過120萬元。
“是煙草人給了我奮斗的希望和干勁,我會努力向職業化方向發展,帶動更多的鄉親增收致富。”李永強感激地說。
陜西煙草商業系統通過精準施策、精心培育,不斷為煙農拓渠道、增內力,讓越來越多的煙農端穩手中的“金飯碗”。
據了解,2022年陜西全省8415戶煙農中,種煙面積為25畝至50畝的核心戶達2991戶,種煙面積5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為1001戶,兩類主體種植面積占比達67.2%。各煙葉產區共培育村集體經濟組織、種植合作社等新型種植主體57個,陜西煙葉種植主體培育正逐步形成“基礎穩固、結構合理、互為補充、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聚焦“怎么種煙”——
創新生產技術,轉變生產方式,點燃煙葉生產“新引擎”
提質增效、減工降本,是推進煙草農業現代化的重要任務。
陜西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提出“堅定不移轉變煙葉生產方式”的工作思路,按照“效益優先、需求導向、創新驅動、作業輕簡、分類施策”的原則,將煙葉生產“規模化、機械化、專業化、綠色化、數字化”作為轉型目標,并制定14條配套措施。
布局有序,落子有聲。各煙葉產區在陜西省局(公司)的領導下,全面提升煙葉生產技術裝備、經營管理、服務方式現代化水平,切實降低煙農種煙強度,使煙農實現“輕松種煙、放心種煙、體面種煙”。
寶雞市隴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建設宜機煙田、調整農藝標準、整合農機資源、優化服務方式,在播種、剪葉、犁地、起壟、覆膜、移栽、中耕、植保等12個生產環節實現機械化作業,重點環節農機作業率達到90%以上。
延安市富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立足打造綠色生態優質煙葉,落實土壤保育措施,在深翻、輪作、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狠下功夫,煙葉質量穩步提升。
此外,積極探索基本煙田“一張圖”管理,實施農藝宜機化改進和農機適應性改造,全面推廣土壤保育、病蟲害綠色防控、地膜回收利用、低碳節能精準烘烤等技術,上線煙葉產業用工服務平臺、“煙葉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一系列的創新性探索實踐給陜西煙葉產業插上現代化“翅膀”,有效助力煙葉生產提質增效、減工降本,讓煙農種植煙葉的信心更強、動力更足。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陜西省煙草專賣局(公司)表示,將錨定現代煙草農業方向,堅持煙葉轉型升級主線不動搖,持之以恒破解“三大課題”,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全力保障煙葉有效供給,自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奮力譜寫陜西煙草農業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