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沿著都香高速前行,車窗外,大片大片整好備耕的土地沿著車輛相反的方向快速馳奔。車行至迤那收費站后又進入通村路,迎面的廣告牌上寫著“我要來迤那當農民。”
這里的農民跟其他地方究竟有什么不同?
以煙為主,產業配套,多產融合。3月14日,在貴州威寧自治縣迤那鎮芙蓉新村,鏟車來回馳騁,施工人員正在搶抓時令,對集中連片整治的土地進行覆土。
覆土施工
“覆土后我們還要硬化道路,建設水肥一體化物聯網智慧灌溉系統。以后通過手機APP就能監測煙苗長勢、土壤墑情和煙苗病蟲害防治。”威寧自治縣煙草專賣局局長彭隆基說。
不遠處,兩輛載滿110噸有機肥的重卡的到來引起了前來領取肥料的村民的圍觀。
大家相互幫助,合力裝到各家的農用車上轉運,通村路上排成長龍。
烤煙產業是定制化生產產業。
迤那鎮三星社區村民劉合平今年從鎮上煙草站拿到45畝烤煙栽種指標,除去自家8畝地以外,余下的37畝以每畝700元的價格從鄰居家流轉耕種。當天,劉合平的車子裝了70袋有機肥。
“我家從1997年就開始栽種烤煙,前年得收23萬多,去年遭白雨(冰雹)賣得3萬多塊錢,本錢都沒有掙到,今年辛苦點把去年損失掉的補回來。”劉合平說。
翻開肥料領取花名冊,三星社區新民組劉雄47畝有機肥76包,劉海軍34畝有機肥55包,張廣銀31畝50包,陳文芬42畝有機肥52包……
“作為貴州省烤煙種植規模最大的縣,威寧自治縣常年種煙面積在22萬畝左右,年種植主體達10000余戶,煙葉質量比較穩定,市場訂單需求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彭隆基說。
分發有機肥
“大家聽我說,今年烤煙起壟備耕的時候一定要方向一致,到時候方便移栽和統一實施病蟲害防治、追肥管理以及煙葉采收。”
在牛棚鎮魚塘村后海子烤煙高標準示范基地,煙葉站副站長舒明信的身邊圍聚著一大批“鐵桿煙農”。
后海子高標準示范點,面積有2430畝,涉及113戶煙農,配套烤房122間,為湖南中煙基地單元。
魚塘村村民張廣成種植烤煙43畝,去年收成28萬元。“除去土地流轉,人工工資和烘烤燃料各樣支出,小賺18萬元。”
了解育苗情況
在范家田村,范昭朝得到15畝烤煙指標,夫婦二人通過勤勞耕作得到殷實回報。烤煙收入為正在讀研究生的次子和讀大學的小兒子提供了學業保障。
村民張澤軍去年生病沒有種地,今年打算找到舒明信要回20畝的指標栽種烤煙。
廣袤的土地,勤勞的人民,優質的煙葉,讓這一方百姓的日子蒸蒸日上。煙葉成為“黃金葉”。
在范家田育苗基地,大棚內,烤煙新芽吐蕊,這里的苗,可供4000余畝烤煙栽種。負責人祿樸國正組織工人開展間苗。
“這個活路,就像繡花一樣,慢工才能出細活。一坰苗圃有570盤,200塊錢包干,我們要三天才能間苗兩坰。”村民祿冬英和祿長花常年在基地務工。
開展間苗
銷售市場要穩定,品種純正是保證。
在秀水壩子,威寧朝陽烤煙專業合作社技術人員正駕駛殘株殘膜清理機在地里來回馳騁開展試驗,機械駛過,農膜和烤煙殘株被悉數收納,省心省力。
秀水煙葉站負責秀水、哈喇河、海拉三個鄉鎮煙葉收購和農機保障。
“有了機械幫忙,煙農們的人工成本就降下來了。”秀水鎮煙葉站副站長卯飛說。
秀水壩子綠肥正茂,每有風過,便會泛起一層綠浪,碧草養眼,心情舒暢。
煙地撒綠肥,種煙少施肥。
收割綠肥
在秀水鎮高峰村,張良云正在收割地里的綠肥,給烤煙栽種備耕騰地。
“家里4個孩子讀大學,這些年全靠種烤煙來補貼家用。”張良云家除了栽種20畝烤煙外還養了6頭牛。每年10月底,烤煙采收后張良云就買來綠肥種子撒在地里,綠肥作為牛飼料,牛糞用來種烤煙。
“烤煙產業作為威寧自治縣經濟支柱產業,全縣以秀水鎮秀水壩子、迤那鎮芙蓉王社區為核心,沿迤那鎮——觀風海鎮——秀水鎮萬畝煙葉產業帶打造‘一帶一壩’煙草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威寧自治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馬建云說。
嶄新的轎車、齊全的家電、厚實的存款。在芙蓉新村,煙農用勤懇的勞作換來殷實的家業,來迤那當農民,有“錢”途。
“2023年全縣種植烤煙達22.13萬畝,目前已與湖南中煙、貴州中煙、浙江中煙、湖北中煙、安徽中煙五家工業企業簽訂訂單,預計煙農總收入可達8.64億元,可實現上繳稅收1.9億元左右。”馬建云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