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峽縣地處伏牛山南麓,是典型的山區縣,農田呈點狀分布,農民年齡大,宜機型農機匱乏,農業產業發展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差,為彰顯國企擔當,西峽縣煙草專賣局依托產業基礎,乘大農業發展的“東風”,探索新種植模式,推廣宜機化農機,提升服務能力,助力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繪就農業融合發展藍圖。
“煙薯套種”開啟互促新模式
田關鎮作為全縣主產區,同時也是優質紅薯產地,近年來,得益“煙糧協同”的政策支持,該鎮政府在堅定不移嚴守耕地紅線和糧食穩產保供的前提下,不斷總結、推廣煙薯套種的成功經驗,拓寬了農民收入渠道。
“根據多年的過程追蹤情況來看,煙薯套種,有效降低了農民種植單一農作物的風險,提升了肥料的利用率,只要我們在紅薯品種、套種時間和套種方式上稍加改進,就可以同步提高紅薯產量和煙葉品質,將畝均種植收益由種植單一作物的3000元提升至6000元以上。”該局技術員曹峰說道。
農機農藝助力減工降本增效益
當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留守青壯年勞動力不足,再者,隨著牧原集團的快速發展,用工需求激增,其工作環境較好,工資高且穩定的優勢極具吸引力,進一步加劇了農村從業人員數量的減少態勢,開展土地流轉、購置宜機化農機,推進全程機械化作業全覆蓋,已成為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該局充分考慮農戶需求,3月14日,召開宜機化機械現場會,邀請機械廠家現場演示農機作業過程,給農戶帶來直觀感受,并建議廠家廣泛征求農戶購機需求意見,更好地優化機械性能,為下步機械化作業宣傳造勢,真正讓農民從繁雜的農業事項中解脫出來,成為老板,成為農田經營的管理者。
丹水鎮農戶王隨華談及機械化作業帶來的變化,異常興奮地說道:“以前種地,是拼力氣,盡管我每天早出晚歸,風里來雨里去,但一年到頭也沒掙多少錢,單就雇人這一項,畝均需要支出2000多元。2020年開始,我購置移栽機和中耕培土機,在移栽和揭膜培土環節就不需要雇人干了,50畝地,我和老伴很輕松就可以完成,今天現場又發現了一個帶儲水罐的新寶貝,很適合在咱們這里使用,這下又能減少2個以上畝均用工了”。
圖為移栽機現場演示澆水過程
圖為農機手現場開展機械挖穴作業
貼心幫扶拓寬產業發展“賽車道”
該局新一屆黨組成立以來,高度重視農戶、育苗戶等與產業發展相關人員的需求,多次深入基層,為其解決實際困難。配合縣農業農村局成功舉辦了優秀煙農表彰會,為農戶發放實用的電動噴霧器和中耕機,提振了煙農種植信心,營造了良好氛圍;多次向地方政府、農業農村局和財政局溝通匯報,協調解決袁溝苗棚維修、別溝育苗中心新機井挖掘及牛王育苗中心的地坪鋪設費用,解決了困擾產業發展、挫傷育苗戶育苗熱情的棘手問題。協調縣政府及時將電烤房建設配套資金已匯入指定賬戶,跑出了電能烤房建設配套資金到位“加速度”,有效保證了烘烤季節農戶的需求。
圖為該局為田關鎮別溝村協調解決的機井
該局主要負責人趙鎮堅定地說道:“我們將主動融入農業發展大局,做好適宜機型的購置,傾心服務農戶,做好金牌店小二,讓農村更美、農民更富,農業發展更穩固。”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