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農正在將油菜翻壓入田。
3月的重慶煙區,春耕正當時。3月上旬,萬州區羅田鎮大田里的油菜長勢正茂,廣闊的田野上,隨處可見轟鳴的拖拉機、微耕機來回穿梭,隨著一株株油菜被打碎、翻壓入田,泥土中多了一抹抹綠色。
“油菜長到一定時期后,經過機器翻壓,油菜殘體慢慢地在泥土中腐爛發酵,不久就可以變成有機肥。在這些煙田里種植綠肥,不僅減少了化學肥料用量,還可提升煙葉質量,最重要的是保育了我們的煙地。”羅田鎮煙農譚登貴說道。
作為職業煙農,譚登貴對這一舉措的感觸頗深:“剛種煙的那幾年,我沒有注重煙地的種養結合,再加上農藥、化肥的持續使用,煙地板結嚴重,病害發生率高。后來煙草公司號召我們種植綠肥改良土壤,這兩年效果明顯,煙葉發病少了,賣煙的收入也提高了不少!”
位于渝東北的萬州區種植煙葉的歷史悠久,由于該煙區人多地少,煙田連作較為普遍,煙地種養結合不夠,近年來土壤退化、土傳病害頻發導致煙葉產量、質量不穩,嚴重影響了優質煙葉的生產。為此,萬州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積極協調重慶市煙草科學研究所、西南大學等科研院校,邀請專家到各煙區的田間地頭“把脈問診”,針對煙田里的PH值、有機質含量等各項指標,進行“開方”治療,而專家們給出的一個重要“處方”就是綠肥種植。
從2020年開始,萬州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大力推廣綠肥種植,引導和鼓勵煙農利用冬閑在煙田里種植油菜,持續改良煙田土壤。近兩年,綠肥種植覆蓋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
“綠肥掩青成本低、易播種,長勢好、吸收快,每畝地可以轉化200多公斤土壤有機質。綠肥翻壓腐熟后既是良好的有機肥料,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和各種微量元素,又是很好的土壤調節劑和土壤病菌抑制劑,可起到保育土壤、改良土壤的作用。”萬州區恒合煙站站長傅泰露介紹,“不僅如此,綠肥種植也不需要施用化肥和農藥,種植綠肥后的田地再種煙每畝可少施化肥10到15公斤,每畝可減少煙農投入40到60元,更大的作用是實現化肥的減量施用,提高煙葉品質,持續保障植煙土壤的使用率。”
油菜綠肥種植只是萬州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加快煙葉發展綠色轉型的一個縮影。去年年底起,萬州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認真學習貫徹全國煙葉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推進服務和美鄉村建設,加快煙葉發展綠色轉型。他們從植煙土壤保育、病蟲害綠色防控、水肥高效利用等方面協同發力,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位于萬州東南的白土鎮人頭村,在煙草公司和當地政府的協調下,將分散的煙田通過土地流轉整合為2000余畝連片優質煙區,開展了“煙+菜”的循環生產模式。當地的煙葉移栽一般在4月開始,10月結束田間采收,煙地每年約有6個月時間處于閑置狀態。目前推行的煙菜套種模式充分利用了土地和空檔時間,加之萬州區推廣的煙菜套種模式多在海拔800到1200米的山區,晝夜溫差大,生產出的蔬菜品質優勢明顯,銷售價格較高,提高了土地的產出。
“廢棄菜葉直接翻壓還田,能夠增加土壤有機質,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談起煙菜套種,白土煙葉收購點點長譚彬峰介紹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土壤保護是關系到生態環境綠色化的關鍵節點,落實好土壤改良技術,確保煙田用養結合,不斷培肥地力,走出一條土壤健康可持續利用的新途徑,這不僅是為生態環境減負和鄉村全面振興做出貢獻,也是煙葉生產健康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