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不負好時光,三月田頭春耕忙。在四川攀枝花市烤煙種植的二半山區,起壟機、拖拉機、水肥一體機正在田間忙個不停,農機與農藝在春天的田野中融合成一首歡快的交響曲。
沒有農業機械化,就談不上農業現代化。近年來,為提高煙葉生產效率效益,攀枝花煙區結合山區地形地貌促進農機融合,持續推動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作業、社會化服務,煙農輕松種煙的美好愿景正逐步實現。
拖拉機進行煙地整理作業
“這些機械,我們叫它‘鐵牛’,用上以后,備耕翻地作業效率提高了幾十倍。”在鹽邊縣格薩拉鄉李子坪村的煙田里,烤煙種植大戶周林指著不遠處正在作業的大型農機說道。
“是啊,以前從耕地、移栽、采收、烘烤,沒有一樣不請工人,遇到用工高峰期,更是用工難。”煙農陳立全說,“現在我種300畝煙,從土地翻耕到起壟打窩,只要請一個農機的師傅,兩天就整好哩!”
煙農們你一言我一語,在春耕勞作的同時分享著種煙的變化。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大型起壟機穿梭其中,翻起一道道“土浪”,一臺臺正在作業的農機為生機勃勃的春耕備耕圖增添了別樣的風采。
格薩拉鄉是今年攀枝花開辟的烤煙種植新區。開發之初,這里的機械化程度不高,煙農為了趕節令,有時不眠不休地勞作,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增加了種植主體生產成本。
今年,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鹽邊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有效整合地勢平坦的撂荒土地資源3600畝,形成了“田成方、溝相通、路相連”集中連片煙葉生產單元格,同時以烤房群為中心,完善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為減少煙農勞動強度,實現輕松種煙,縣煙草公司牽頭,盤活合作社農機174臺,種植主體自行改造農機并推廣使用5臺。
“以前種煙用工多,有時候要提前一個多星期找工。現在種煙比以前好多了,從備耕到采烤,都能實現機械化操作,機器翻地又快又好,省時省力省心,翻地質量還很高。”煙農陳昌華說道。
當前,煙草行業農機使用基本呈現出“平原暢通無阻、丘陵靈活方便、山區寸步難行”的格局。攀枝花煙區以丘陵、山地為主,農機使用率一直不高,煙區對高效、輕簡、耐用農機具的需求十分迫切。針對這一問題,攀枝花市局(公司)申報了《烤煙種植輕簡農機工具研發與應用》項目,在購買農機的同時,還自主研發適用于山地耕作的輕簡農機設備。
為更好的推廣機械化生產,今年2月,煙草公司組織種植大戶代表集中學習全程機械化操作。據介紹,小型起壟機一次起一廂,高度在15厘米,而大型起壟機一次可以起二廂。在新區整地環節,大型農機的普及使用達到95%以上,對比人工,機械化作業畝均投入可節約70余元,經濟收益增加了,煙農對于機械化作業熱情也更加高漲。
利用大型農機開展翻地作業
秉承提升機械要素配置水平的思路,攀枝花煙區在農機投入上不斷探新路,創新推進精準化服務。
以前,機械化作業基本都立足于自給自足或社會化服務,由農戶自行購機或社會資本購機。現在,煙草公司通過扶持合作社,給予合作社一定的補貼,購置大型農機開展專業化作業,逐步實現了“煙草公司+合作社+煙農”三方共贏的局面,讓煙農享受到了價格優惠,提高了煙田耕作的效率,同時還減輕了種煙的勞動強度。
2023年,攀枝花市計劃種植烤煙8.05畝,收購21.1萬擔,采購大、中型農機10臺大型農機。目前已完成土地深翻6.66萬畝,起壟1.55萬畝。
春日暖陽照耀著攀西裂谷,翠綠的田野上孕育著新的希望。伴隨著一陣陣“轟隆隆”的機器聲,數名農機手正熟練駕駛著起壟機,在廣闊的煙地里來回穿梭,一行行標準的田壟整齊的排列,目之所及皆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千畝煙田煥發出勃勃生機,新的耕耘已然開啟,新的豐收正在孕育。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