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煙草公司積極按照國家對環境保護、生態安全、綠色發展要求,為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堅持創新驅動,走綠色發展之路, 大力扶持推廣生物質顆粒燃燒機,努力實現“綠色烘烤”,兼顧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變廢為寶,生物質烘烤實現煙葉提質增效
傳統烤煙以煤炭、木材為主要燃料,存在頻繁添料、勞動強度大、污染環境等問題,為克服高能耗、高排放的不利影響,玉龍縣不斷探索烘烤新能源,在煙區配套建設了8條生物質顆粒加工廠,年產5500噸以上,能夠滿足全縣生物質烤房烘烤所需。工廠實行微利經營,將廢棄木料、煙桿、農作物秸稈等從農民手中有償回收,加工成顆粒狀生物質燃料,實現了變廢為寶,資源循環再利用,節能又環保。
巨甸生物質顆粒加工廠負責人周耀民說:“煙農收購結束后把煙桿賣給加工廠,每畝可以增加150元收入。合作社經過加工又賣給煙農,每畝也能增加約100元的收入,實現煙農、合作社‘雙增收 ’。”
生物質顆粒燃料烘烤有著穩溫效果好、精準控制烘烤溫度、燃料成本低以及烤后煙葉質量好等優勢,提升烘烤質量方面有顯著成效,在近幾年的煙葉收購中,生物質顆粒烘烤的煙葉質量優勢逐年彰顯。
加工出爐的生物質燃料。
“現在用生物質顆粒燃燒機烘烤出來的煙葉非常漂亮,色澤勻稱鮮亮,掛灰煙葉幾乎沒有了,烘烤損失也降低了,生物質新能源烤房烘烤的煙葉按照每畝增收300元左右。”玉龍縣九河鄉的煙農楊亞兵對“綠色烘烤”贊不絕口。
在嘗到生物質清潔烘烤的甜頭后,煙農越來越青睞新能源烤房,更多的煙農愿意花點錢進行烤房的升級改造,推進了清潔生產的100%實現。清潔低碳烘烤理念逐漸入腦入心,新能源探索與利用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生物質清潔烘烤銳減用工量和用工強度。7-8個小時只需加料一次,中間完全自動化加料,晚上不用起夜,操作方便,省時省力同時由于燃燒后無灰渣,明顯減少加火及清灰用工量,用工量比用煤減少三分之一。
使用生物質燃料后,職業煙農和瑞龍感受頗深:“我種了236畝烤煙,現在用了15座生物質燃燒機烤房,每爐烘烤700多公斤煙葉,平均每爐可減少1.5個烘烤用工,節約人工成本240元/爐,我今年烤了20爐煙,我節省了2.8萬元工時費。”生物質清潔烘烤還減少了燃料成本。用煤烘烤一爐煙用煤成本平均在1400元,用生物質烘烤平均在1150元,每爐可節約燃料成本250元。每烤一爐人工及燃料就節約了490元。
減污減排,生物質清潔烘烤助力“碳達峰”
玉龍縣每年通過合作社回收烤煙秸稈,有效清潔田園,防治農田病蟲害,并推動次年烤煙及農作物豐產豐收;生物質燃料是以鋸末、樹皮、煙桿、松果、板栗殼、廢棄木料等廢棄物為主要原料,經粉碎-擠壓-冷卻-包裝等工藝,最后制成環保燃料,用于烘烤煙葉,既解決烘烤煙葉替代燃料問題,又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保護了生態資源。
“以前,煙農面對烤后的煙桿就愁,燒也不能燒,到處堆在田間,還會給第二年的煙葉帶來病害,現在直接賣個合作社,田間干凈了,還有了一定收入。”石頭鄉煙農和耀清邊收拾煙桿邊說。
生物質清潔烘烤銳減煙氣及燃灰污染排放。用煤烘烤煙囪黑煙滿天飛,煤灰無處不見,而用生物質烘烤煙囪基本看不到冒煙,減少污染物排放50公斤/房。
“現在,一個人就算負責二十座烤房也不覺得累了。”楊金柱介紹說,“如今使用了生物質燃燒機,可將生物質燃料一次性加入,不再需要清渣,不怕爐膛溫度高,燙傷。現在,烤完煙葉衣服還是干凈的!”
生物質燃料烤房。
5年來,玉龍縣積極爭取基礎設施建設補貼資金及綠色專項開展生物質生產線及燃燒機建設。全縣基礎設施建設生物質顆粒燃燒機911臺,電能烤房3座;建設生物質生產線8條,本地化生產及外購生物質顆粒6600噸,實現“產供銷”本地化;政府綠色專項補貼購置燃燒機426臺。全縣1337座密集烤房實現了專業化綠色清潔烘烤,帶動了農業生產由粗放式的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開啟了“綠色烘烤”新密碼,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局面,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