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時節,貴州畢節市七星關區大河鄉春和景明。六沖河兩岸,“家庭農場”的場主們拖家帶口,在千畝標準化烤煙基地里覆膜、填土、打孔,再有10來天,嫩綠的煙苗將栽滿山坡。
資料顯示,家庭農場是指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以家庭為基本經營單元,從事農業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經營。
大河鄉家庭農場公示牌
“大河鄉戶籍人口有2萬多人,但實際上常年在鄉人口只有9000多人而且多數是老人與小孩。”該鄉人大主席李道奎坦言,如何有效解決農村空心化問題,把人留在鄉村是鄉村振興的一大前提。
大河鄉是七星關區傳統的烤煙種植鄉鎮,當地有幾十年的種煙傳統。為更好發展當地經濟,促進村民增收,該鄉群策群力,將家庭農場同烤煙種植相結合,探索了一條鄉村振興新路子。
在青杠村家庭農場示范基地。家庭農場場主趙大發正在為農場的30畝煙苗制作井窖,為分離式移栽做好準備。
趙大發在家庭農場里勞作
“家庭農場這個概念提出來后,我就舉雙手贊同。”趙大發說,烤煙種植效益不錯,但是門技術活,自己種了30年也算是有些經驗,如今兩個孩子回到家里一起打理家庭農場,既減少了用工成本同時也學習到了烤煙種植技術。
“現在政府政策好,煙葉站技術指導又到位,服務又好,明年我還想擴大種植面積。”趙大發自信滿滿。“未來,我想做真正的農場主。”
鳥瞰大河鄉烤煙種植基地
烤煙基地另一邊,40歲的陸紹先正手腳麻利地覆膜、填土。由于家里兩個孩子正在讀書,她只好在村里招了兩個村民幫忙。
“加入家庭農場還有政策支持,我肯定愿意。”陸紹先告訴記者,種植烤煙肥料、煙苗、病蟲害防治等都是由煙草局一手包辦,我們只管種,省心又省時。
陸紹先在烤煙基地填土
“烤煙一畝的效益大概在4500元至5000元,我們家庭農場的認證標準是20畝以上,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青杠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王倫介紹,村里已有家庭農場有5戶,總種植面積達1117畝,未來將積極動員更多有條件村民加入家庭農場行列。
據了解,該鄉今年已申報家庭農場112戶,其中烤煙種植105 戶,種植玉米2戶,養殖戶5 戶。
大河鄉煙苗集中育苗基地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有了人才會有一切的可能。李道奎表示,目前該鄉正積極創造條件,和廣州中煙合作,準備將大河鄉打造成廣東中煙基地單元,屆時將在全鄉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爭取讓更多家庭加入家庭農場,讓鄉村振興惠及千家萬戶。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