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云南臨滄煙區,農業機械轟鳴,旋耕、培土、起壟……煙農們在田間地頭,演奏著春耕的樂章,不同以往的是,少了“鎬鋤鐮犁”,多了“金戈鐵馬”,“科技范兒”正在田間大放異彩。
如今,在臨滄市臨翔區的育苗工場里,“機械化”已經成為“主流”。從漂盤清洗機到育苗播種機,再到剪葉機,工人們都能熟練地操作。日前,筆者來到臨翔區永泉村育苗工場的育苗棚前,只見兩個工人正在嫻熟地操作著剪葉機,不一會兒,一個個經過修剪的漂盤就整整齊齊地放入育苗池。
育苗工人使用剪葉機進行剪葉。 李明攝
“年前,我們就把育苗設施進行了維修和管護,立春后就開始了2023年的育苗工作。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我們用上了無人機進行苗床消殺,短短一天時間就完成了整個育苗點的消殺工作,效率真是太高了。再加上使用育苗機械,現在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一大截。”臨翔區永泉烤煙服務專業合作社育苗業主李廷才介紹說。
近年來,在大力提升生產機械化水平的前提下,當地政府與臨滄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緊密協作,充分利用煙草項目和資金,加大對農業配套設施的升級完善,持續對農田進行改造,對田間的道路進行硬化。如今,走在農田里,轟隆隆的機械聲此起彼伏,農機手們正熟練駕駛著旋耕機,犁耙翻起道道土浪,機械化作業成為“主力軍”,農民生產“減負”效果突顯。
“現在種植比以前輕松多了,田有機器耕,苗送到地頭上,服務也貼心,所有的補貼用手機一點就到賬了,方便得很!明年我還想多申請種幾畝煙!”臨翔區螞蟻堆鄉遮奈村煙農李付其說。
隨著多款農機的相繼推廣和相應政策的落實細化,農業機械化不僅得到了合作社的支持和推廣,也獲得了農民的積極響應和參與。農民通過合作社購買和共享農機具,降低了機械化生產成本,同時也提高了生產效率。
機械化整地理墑現場。 李明攝
“這幾天,大家都趁著好天氣準備犁地曬垡,我的工作也開始忙了起來,這個星期的任務都排得滿滿當當的,大家都說我耕得快還耕得好,請我的人也比較多,機械化不僅讓農戶有甜頭,我們機耕手也跟著沾光。”臨翔區永泉烤煙服務專業合作社的機耕手李波說。
這一系列機械化改變春耕圖景的背后,是臨滄煙草大力推動煙葉生產機械化和數字化。一直以來,臨滄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以“減工、降本、增效”為核心,以“提高機械裝備水平、健全運作管理模式、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為農戶們提供多種機械化耕作選擇,為農戶減工降本持續發力,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條機械化發展之路,持續發揮現代化農業機械作業的功能和優勢,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實現鄉村振興大局有效銜接。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