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服務指導40戶煙農、1024畝煙田,這些煙農和煙田的所有具體信息,甚至是影像資料都可以通過手機端的‘智慧煙葉’平臺進行查詢比對,方便快捷、一目了然……”近日,正忙著奔走于轄區煙田開展煙葉生產技術指導的山東濰坊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孟疃煙站技術員王朔告訴筆者。
借助網上智慧平臺進行“圈地”,實現對煙田的“上圖入庫、動態管理”
對全市的植煙地塊實施數字化、可視化管理是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開展的“可視煙區”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牢牢把握智慧農業發展趨勢,依托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現有的“智慧煙葉”平臺,廣泛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全面加強以“精確掌控煙田、精準定位煙基設施和實時監管煙株長勢”為主要內容的“可視煙區”建設,進一步打通了煙葉生產全程的數據鏈條,有效解決了傳統煙草農業中生產數據不齊全、過程管理不精準、信息交流不通暢等諸多問題。
與往常相比,在今年煙區的烤煙移栽前多了一項被稱為“圈地”的工作程序。所謂“圈地”就是煙站技術員們利用手機APP,通過衛星遙感、實地測量、實時維護等方式,將基本煙田的編號、地塊邊界、土壤類型、所屬煙農以及相關影響資料等信息編輯錄入到“智慧煙葉”平臺的電子地圖上,平臺再自動計算煙田面積、記錄經緯度、關聯附近基礎設施,完成對全市煙田的“上圖入庫、動態管理”。
信息錄入后,煙葉管理人員即可通過“智慧煙葉”平臺隨時隨地查看煙區的烤煙地塊分布,以及每塊煙田的地形地貌、土壤類型、植煙面積、種植年限等信息。同時,像煙區烤房、塘壩、提灌站等基礎設施分布情況等也能在平臺上精準顯示。這些“有地圖、有影像、有數據”的全方位、一手化資料為今后的煙葉生產布局調整、煙基設施規劃、煙田有序輪等工作提供了依據。
與此同時,“可視煙區”建設還實現了對煙區、煙田、煙株全方位的實景觀測和實時監測。在煙葉生產過程中,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實施了《煙葉生產主要環節智慧監管模式的開發與應用》立項研究,借助高景衛星、多光譜無人機、煙田攝像頭等現代化設備,構建起“天空地”一體化煙葉智能感知系統,借助該系統可以遠程監測、實時獲取煙區每一塊煙田的長勢、整齊度、煙株生理指標等信息,讓煙葉從業人員同時結合實地勘查情況,第一時間做出科學的生產指導和管理決策。
安裝煙田物聯網蟲情監測系統,為病蟲害防治提供第一手資料
此外,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將煙葉電子數據庫打造作為開展智慧煙葉建設的基礎。他們重點從土壤養分檢測、蟲情預測預報、積溫積雨預測查詢入手,及時收集掌控煙葉生產全過程的信息數據信息,為生產技術精準落實提供第一手的數據資料。土壤養分數據方面,借助中科院、農科院、煙草所等科研單位底層數據與專業定點測量,構建煙區地塊級土壤養分數據庫,精確掌握土壤養分、土壤性狀,自動生產到地塊的“施肥指導單”。蟲情預測預報和積溫積雨數據方面,利用氣象局、農業局大數據系統和小基站監測到的信息,及時準確提供煙田地塊的積溫、降雨、墑情和病蟲害發生等實時情況和預測預報情況,以之為依據精準指導煙農開展相應的田間作業。
當前是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山東諸城煙區正進一步把握發展趨勢、用好現代技術、探索發展模式,走出一條‘優質、特色、生態、安全、高效’的煙草農業現代化發展之路。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