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注意啦,首先要確定好合理的種植密度,這一點我們都比較熟悉了,就不展開具體講。但另一個管理環節比較容易被忽視,那就是煙草作物最怕水淹。等過幾天雨季來臨的時候,最重要的是做好開溝防洪排澇工作,要及時把田里的積水排出去,才能讓煙苗正常生長。”講課老師周玉思正在田里這樣跟前來聽課的煙農這樣說。連日來,云南宣威市煙草分公司針對烤煙種植技術課題,組織技術骨干下到田間地頭進行“田間課堂”培訓,指導農戶對煙田抗旱、防汛和中耕管理技術加強管理,促進煙苗正常生長。
在本次“田間課堂”上,授課老師們講解了農藥、化肥減量相關政策及要求,解讀了相關知識,算清了亂用農藥、化肥的成本消耗。講座圍繞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和煙葉綠色防控技術、中耕管理技術、煙葉烘烤技術等展開,為農戶講解化肥、農藥減量措施、農藥混配注意事項、病蟲害的具體鑒別方法,指導農戶科學進行栽培管理,并且針對農戶在烤煙種植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進行解答,幫助農戶解決在日常烤煙生產過程中遇到的難題。
“烤煙在整個生育周期中,從土壤中吸收的礦物營養以及葉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質的總量需求是平衡的,那么制造的這些營養物質最終都流向了哪里呢?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地上葉片的膨大,就是我們收獲的煙葉果實;第二個就是包括葉片在內的莖稈本身,葉子里面的營養物質會在后期沉淀固化下來,從而增加煙葉的產質量;第三個容易被忽略的方向就是烤煙植株開花、發杈過程中消耗的營養,如果不封頂打杈,那么這部分營養無法運輸到葉片上,從而影響煙葉的產質量……”西澤鄉馬嘎村委會的煙農何永進說:“這些知識,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近段時間以來,宣威市煙草分公司分別在全市21個種煙鄉(鎮、街道)陸續開展了烤煙種植栽培管理技術“田間課堂”培訓,把技術帶進煙田、送給煙農。宣威煙草分公司派出4名技術骨干分組巡回到各煙區進行面對面授課,每到一個地方,下轄煙葉站又搭配2名技術人員根據當地實際進行針對性授課,各煙區的種煙農戶聽到通知后,都積極參加培訓。
今年種了18畝烤煙的寶山鎮德積村煙農張才發說:“老師們到我們煙田里手把手地教我們種煙,還跟我們一起討論種煙的問題,對大家的問題都耐心地答復,為我們解決了后顧之憂,真是謝謝他們了!”近幾年,宣威市煙草分公司不斷加大烤煙生產綜合服務力度,在育苗、移栽、中耕管理和科學烘烤、專業化分級等煙葉生產過程中開展“保姆式”服務,為煙農送去“營養套餐”,讓煙農吃下了“定心丸”。
今年,宣威市繼續打造“全國需求最旺煙區核心區”,著力將煙草隊伍培育成服務型技術隊伍,強化田間管理,把技術課堂搬到田間地頭,旨在解決各地煙農在烤煙生產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通過面對面與農戶溝通交流,為煙農們送去煙草科技知識,讓種植戶在干農活的時候就可以學到新技術。技術員們對烤煙生產需要注意的環節,親自教、親自帶,實現技術服務接地氣、重實效,從“案頭”到“田頭”的徹底轉變,受到當地煙農的普遍歡迎。
“施肥是關鍵,根據我們的施肥方案要求,大量的肥料要在團棵培土前結合中耕管理施完。”在寶山鎮德積村周家旺家的煙田里,被煙農稱為“煙田保姆”的煙站站長兼技術員郭啟超蹲在田里指著長勢正旺的煙苗這樣說。郭啟超還介紹:“今年,寶山鎮招聘了50余名烤煙科技員,在整個田間中耕管理期間,要求所有科技員每天都要下到各種煙村的田間地頭進行培訓和宣傳指導。”
據了解,宣威市今年種植烤煙24.15萬畝,計劃生產收購65.5萬擔煙葉,總產值將達到11億元以上,財稅將達到2億元以上。為實現目標任務,宣威市煙草分公司將繼續強化技術培訓,通過“田間課堂”把烤煙種植技術送到農戶心里,達到新技術全覆蓋,為烤煙提質增效、煙農增收夯實技術基礎,助力鄉村振興。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