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洛河彝族鄉有著悠久的烤煙種植歷史。2023年,洛河鄉規劃種植烤煙面積為4500畝,計劃收購量69萬公斤。洛河鄉通過實施土地流轉、培育職業煙農、嘗試新品種植等模式,實現了“三步走”,帶領煙農走出了一條致富“康莊路”。
實施土地流轉,“散戶”變“大戶”
2017年,洛河鄉實施土地流轉政策,對拋荒土地和零散煙田進行統一規劃,分批次、分片區開展土地流轉工作,鼓勵大戶種植和規模化種植,進一步整合了資源。近年來,洛河鄉將土地流轉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相結合,打造了示范亮點,擴大了競爭優勢。
洛河鄉統一規劃的種植地塊。錢雷 攝
“土地流轉之后,我們管理煙田就方便多了。以前是零散的‘巴掌地’,每年打理不到5畝地要跑幾個地方,勞動成本和時間成本都很高,一年的收益也不盡如人意。這幾年我每年都種100多畝烤煙,種植地塊都集中在一起,管理起來還是很輕松的。”洛河鄉煙農王福貴說。
通過實施土地流轉,洛河鄉推動了農業規模化、產業化、高效化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目前,洛河鄉有烤煙種植戶430戶,戶均種植面積超過10畝,為進一步發展現代化農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培育職業煙農,“業余”變“專業”
2018年,為貫徹落實煙草行業優化布局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洛河鄉夯實煙葉生產“第一車間”基礎,積極培育職業煙農,著力打造了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守誠信的高素質的煙農隊伍,進一步帶動了地方發展,引領當地農民實現穩收、增收。
洛河鄉開展職業煙農培訓。錢雷 攝
此前,洛河鄉煙農普遍存在年齡偏大、技術偏弱、管理偏差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重產量、輕質量”意識,加上多數年輕人更愿意外出創業或務工,“誰來把煙種好”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改變現狀,2018年起,洛河鄉便開始培育職業煙農,并要求持證上崗。
同時,洛河鄉還抓住農閑有利時機,采取專題講座、跟蹤指導、實地操作示范等方式,開展煙葉生產標準化管理工作,做好先進實用生產技術的宣講、培訓與指導,并給通過培訓考試的煙農頒發“職業煙農”證書,提升煙農種植水平和管理水平。
嘗試新品種植,再創新佳績
2022年,煙草專家通過對玉溪市紅塔區的氣候、土壤、環境、水源等基本條件進行篩選,最終選定玉溪市紅塔區洛河鄉把者岱村作為雪茄煙葉試驗示范種植點。
2022年洛河鄉開展雪茄煙葉試驗試種(資料圖)。錢雷 攝
“2022年,在紅塔區煙草專賣局的指導幫助下,我試種了2畝雪茄煙葉,近7個月時間里,我時刻關注著雪茄煙葉的長勢和晾制變化,并記錄數據、總結經驗,今年我把試驗試種面積擴大到了15畝。”煙農王福貴介紹。
“洛河鄉會嚴格按照雪茄煙葉的試種推廣要求,認真做好試驗示范,讓雪茄煙葉的品質達到工藝要求,為下一步推廣種植打下堅實基礎。”玉溪市紅塔區煙草專賣局負責人杞永禮介紹,雪茄煙葉種植周期短、經濟價值高、市場前景廣闊。從煙苗移栽到成熟僅需不到60天的時間,還不需要烘烤,既能降成本,又能穩收入,待擴大種植規模后,雪茄煙葉將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黃金葉”。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