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煙葉移栽過程中,河南澠池煙區涌現出一系列新鮮事,為高質高效煙葉生產增添了新氣象。
煙苗帶證出棚
5月8日一大早,坡頭鄉成群結隊的煙農早早來到西川育苗工場,“老鄉們,今天是3號、5號棚煙苗出棚的日子,大家按移栽計劃領取當日煙苗、簽字登記。”煙站職工上官保輝忙著發放煙苗的同時,不忘提醒大家別錯領了煙苗。
煙苗移栽前夕,坡頭煙站摸清實地,掌握煙農移栽計劃,對育苗工場19座大棚精準分類,梯次斷水煉苗,并詳細標記各育苗大棚的斷水煉苗時間,讓它們各自戴上“身份證”,分棚放置、分類管理、分批出棚?!敖衲昝缜楸韧甓己?#xff01;”領取煙苗的煙農上官新偉說。
打穴機代勞制井窖
“電動打穴機解決了移栽環節的大難題!”天池鎮煙農張留軍說,他今年煙苗移栽少說省下了6450元錢。
張留軍算了一筆賬:今年種煙215畝,用上電動打穴機,一個人一天能打穴10畝,一個工一天按100元計算,移栽結束,打穴制井窖這一項僅需支付工資2150元。而往年使用手動井窖器,一個壯勞力一天僅能打穴2.5畝,一季下來,打穴制井窖需要支付工資8600元。
標尺拉線定穴
“呦!老古,地里有啥寶貝?你瞎搗鼓啥?”在天池煙葉示范片,工人們拉著線頭,古保民拿著鋼尺標記位置,路過的村民好奇地問道。
古保民是個種煙大戶,他現在的工序解決了往年的“犯愁事”:往年移栽追求速度,全憑感覺定穴,但株距過寬導致產量上不去,株距過窄導致后期大田通風不良,均影響煙葉收益?!敖衲?#xff0c;我嚴格按照煙站技術指導,用鋼尺測量劃線定穴位置,按40~50厘米的株距一絲不差地落實好?!惫疟C裾f道。
戴探照燈搶栽
5月2日夜里8時許,西村煙站站長張勇濤帶著全站職工開啟了“夜生活”,該站峪峒煙葉示范片亮如白晝,煙田里人人頭戴探照燈,搶在即將到來的雨前移栽煙苗。
“多虧煙站幫忙,緊趕慢趕總算在雨前完成了移栽,為煙葉早采收贏得了時間?!睙熮r趙國玉說,當晚,峪峒示范片雇工22人,每人配發一臺探照燈,雖然累點,但算算總賬還是很值得的。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