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繁花似錦。在河南省盧氏縣文峪鄉柿洼村四組百畝方煙田邊,王霄四正圍繞著煙田四周點播油葵籽,盡管大汗淋淋,但他卻快樂著。“雖說是‘老把式’,但在新技術面前,俺也是‘新煙農’。就像圍住煙田種油葵,這種‘色誘’害蟲方法,很好地解決了害蟲對旺長及成熟采收期煙葉的危害,秋后隨煙葉一道成熟的油葵籽,既可以榨油自用,也可以賣給他人,七八月份黃橙橙的油葵花開滿山崗,還是一道好風景呢!這種一舉兩得的新技術,俺們煙農喜歡干,也掙了不少錢。”
而探出地窖口、處于團棵期的煙苗,在地膜烘托下,豎看成線,橫看成線,斜看也成線,如同接受檢閱的“軍陣”,不矢為新農村又一道風景,讓觀者感到震撼。
“以往種煙也講究橫平豎直,但是一到栽煙大忙季節,雖然也劃行定穴,但是俺們煙農往往對橫平豎直做得不是太到位,一到旺長期,煙株采光和通風透氣性差,既影響產量又影響質量。這幾年,只打俺們全部采用劃行定穴、拉線移栽方法后,看似速度慢了一些,但是栽出來的煙苗特別耐看,尤其是團棵期,不少外地游客到俺們這里一轉,對俺們大田里生長的煙株的整齊度連豎大拇指。光耐看不說,采光、通風、透氣等問題迎刃而解,煙葉產質量也大為提高。”來王霄四家借農具的本鄉姚家山村一組煙農范海軍,看觀者打量王霄四家煙田時頗為自豪地說。
說起“種風景”,盧氏縣東明鎮當家村女黨支部書記武玉花介紹說:“栽煙如‘軍陣’,煙田邊種油葵,只是‘種風景’的一部分。比如俺村,有的煙農在煙田邊還種皇菊,既是色誘害蟲的載體,也是一項創收致富產業。現在正是撒播種子好時節,待到七八月份,滿目金黃遍布山崗,好看又實用。而七八月份,不少煙農還在煙田里插上黃色誘蟲板,順煙壟地溝撒上大麥、油菜,誘蟲板可粘住害蟲,大麥、油菜可翻作綠肥掩青,為來年蓄足底肥,也是一道不錯的風景。”
作為老煙區,盧氏縣卻不抱守“老傳統”;而作為老煙農,不少人卻不“泥古”。在煙草部門指導下,他們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紛紛變身成了“新農人”,沿著科學種煙、科技興煙的康莊大道闊步前行,收獲著大地芬芳,改善著幸福生活。
每到煙田邊“風景”徐徐展露開來時,煙田里除了辛勤勞作的煙農,觀光客、行攝者、藝術家便紛至沓來,登上高低不同的觀景處,或用眼光、或用鏡頭、或用筆墨,定格醉人的景、迷人的綠、嬌艷的黃。“俺們煙農都親切地稱這些‘風景’叫‘鑲金邊’‘披花環’,這些富有創意的‘作品’,充詩情畫意,為鄉村增添了不少藝術氣息。”
沙河鄉大金葉煙葉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楊小花說。
“每當俺們在煙田里揮汗如雨、勞作疲倦時,猛一抬頭看到煙田邊那些‘風景’,倦意頓消,再次充滿干勁,還真有點‘望梅止渴’意境呢。”官道口鎮石大山村陳家嶺組煙農胡新華、王秀花夫婦感嘆道。“播種時節,無須動員,俺們都樂意這么干!”
為了讓拉線移栽更普及,油葵、黃菊等花卉綻放得更美麗,大麥、油菜生長得更旺盛,真正發揮其觀賞性和實用性作用,該縣不斷優化品種、加強技術指導,并為煙農提供補貼,促進普及面不斷擴大,形成了規模效應。
“接下來,我們要‘種’出更多好風景,努力把煙田變成既具經濟價值又具觀賞價值的‘聚寶盆’,全面提升煙田美、煙農富、鄉村興!”該縣煙葉服務中心主任曲冉說。
原創聲明:本文系煙草在線用戶原創,所有觀點、分析及結論均代表作者個人立場,與本平臺及其他關聯機構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決策建議或專業指導。本平臺不對因依賴本文信息而產生的任何直接或間接后果承擔責任。
版權聲明:未經作者書面明確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全文/部分轉載、摘編、復制、傳播或建立鏡像)使用本文內容。若需轉載或引用,請提前聯系煙小蜜客服(微信號tobacco_yczx)獲得許可,同時注明作者姓名及原文出處。違反上述聲明者,作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