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一大早,在山東諸城市賈悅鎮大吳家村的煙田里,一輛貼有“煙蚜繭蜂運輸專用車”字樣的箱式貨車停在了煙農王洪順的煙田邊。合作社專業隊員從車上卸下一盤盤煙株,然后將煙株一棵棵地栽種到了煙田里。
“這些煙株可不是普通的煙株,在它們身上寄居了成千上萬名叫蚜繭蜂的‘士兵’,將對煙田的蚜蟲進行‘剿殺’。”王洪順風趣地對蚜繭蜂進行了較為專業的描述。
原來,這是悅賈煙農專業合作社的放蜂專業隊正將一棵棵布滿煙蚜繭蜂幼蟲和僵蚜的煙株移栽到煙田里,進行著蚜繭蜂投放作業。隨著蚜繭蜂卵的孵化和幼蟲的成長,蚜繭蜂成蟲就會遷飛到附近的煙株和農作物上,起到防治煙田及周邊蚜蟲的效果。
“這兩年俺的煙田防治蚜蟲靠的全是煙草部門提供的這種‘蟲蟲士兵’,從來沒有噴施過農藥,不但防效好,還節省了買藥和用工的支出,真是省心又省力。”王洪順說。
圖為:專業隊員開展田間放蜂作業
其實,在諸城煙區得到大面積推廣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天敵昆蟲除了王洪順所說煙蚜繭蜂外,還有麗蚜小蜂、赤眼蜂、蠋蝽等,在這里山東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有著完善的“以蟲治蟲”生物防治技術體系,他們用不同類型的天敵昆蟲對煙區的主要煙田害蟲開展著針對性的專項防治。
為解決傳統煙葉生產中化學農藥施用帶來的影響煙葉質量、增強害蟲抗藥性、破壞周邊生態環境等問題,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早在多年前就開始了“以蟲治蟲”生物防治技術的探索與研究工作,并組織專業化技術人才組建團隊,成立天敵昆蟲繁育中心,積極引進、繁育、推廣天敵昆蟲,讓越來越多的“兵種”加入到煙區的“蟲蟲部隊”。目前,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已形成了以煙蚜繭蜂、麗蚜小蜂、赤眼蜂和蠋蝽為主體的“三蜂一蝽”天敵昆蟲應用技術體系,實現了對這些天敵昆蟲的基地化繁育和專業化投放。
“在自然界中,不同害蟲的天敵昆蟲是不一樣的。基地天敵昆蟲繁育品種的選擇并不是隨意的,而是在對煙區煙葉害蟲發生及危害情況進行精準調查、反復研究的基礎上,針對防治蚜蟲、煙青蟲、煙粉虱三類危害煙區煙葉的主要害蟲確定的。赤眼蜂和蠋蝽的主要防治對象是煙青蟲,而煙蚜繭蜂和麗蚜小蜂防治對象分別是蚜蟲和煙粉虱。”天敵昆蟲繁育基地負責人管恩森說。
圖為:依托天敵昆蟲繁育中心,形成“三蜂一蝽”為主體的天敵昆蟲防控體系
據介紹,目前諸城的天敵昆蟲繁育基地已經初具規模,占地7900余平方米,擁有智能玻璃溫室1個、繁育大棚2個,煙蚜繭蜂、麗蚜小蜂、赤眼蜂和蠋蝽的年繁育能力分別可滿足30萬畝、10萬畝、2萬畝和0.5萬畝農田的用蟲需求。其中,基地繁育的煙蚜繭蜂不但實現煙區煙田的全覆蓋,還積極延伸應用到了大農業生產中,進一步助力煙區綠色防控。
在“三蜂一蝽”天敵昆蟲技術的推廣應用方面,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同樣有著完善的組織體系和保障措施。他們結合煙區煙葉種植及大農業生產實際,制定了天敵昆蟲應用技術推廣工作方案,并積極加強專業隊伍建設,依托轄區3家煙農合作社,按照每500畝煙田配備一名天敵昆蟲投放技術服務人員的標準,建立天敵昆蟲專業投放服務隊12支,擁有隊員220余人,負責全市煙田及部分大農業作物的天敵昆蟲投放服務。
為推進技術落地,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針對專業投放隊員和煙農兩個群體,采取邀請專家講座、舉辦培訓班、發放明白紙、召開地頭會等方式,將理論與實操相結合,全方位開展綠色防控知識和天敵昆蟲投放技術的宣貫培訓,進一步提升了煙區專業隊員的技術服務水平和廣大煙農的綠色理念認知。
圖為:在煙區煙田設立蟲情預測裝置,及時預測了解蟲害發生情況
做好煙草蟲害預測預報是提升“以蟲治蟲”生物防治技術科學性和有效性的前提。為此,諸城市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煙區設立了120個蟲害普查點,通過無人機遙感測繪和誘捕器誘捕統計等方式,實時關注各類蟲害的發生情況,并結合往年歷史數據、當前煙草長勢等資料進行分析評估,為天敵昆蟲及時精準投放提供依據。
“截至目前,我們已完成煙區6.2萬畝煙田和5萬余畝油菜、小麥等大農業作物的蚜繭蜂投放。下步,煙區將陸續進入煙田蟲害的高發期,我們將密切關注各類蟲害的發生發展情況,適時做好相應天敵昆蟲的投放,通過“蟲蟲部隊”多兵協同作戰,最大限度保障煙葉安全、降低蟲害損失。”管恩森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