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葉黃,煙農忙。6月以來,廣西鐘山縣煙區,正值煙葉采收、烘烤的關鍵時期。在田間地頭、烤房,鐘山縣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黨支部的黨員們沖鋒在前、奮戰一線,用實際行動幫助煙農們做好煙葉采烤工作。
黨員譚木佳(右)指導煙農編煙。劉耀興攝
“攻關隊”送上“及時雨”
“唐經理,我頭一次種煙,今天裝爐,心里沒有底,麻煩您派人過來指導一下……”6月10日一大早,鐘山縣煙草專賣局黨員唐志友、董義慶接到清塘鎮林巖村煙農宋文革的電話,第一時間趕到了林巖村烘烤房里。他很快根據煙葉的成熟度、含水量等狀況制定了合適的烘烤工藝,設置了烘烤曲線,順利完成了點爐開烤。
為了提升煙葉烘烤質量,鐘山縣煙草專賣局黨支部早在今年5月就組織黨員和烘烤技術能手成立了烘烤工藝攻關隊。他們從煙苗移栽開始就認真記錄比對各個煙區的節距、葉寬、有效葉數等生物性狀,摸清它們在葉片組織結構、成熟程度、含水量高低等方面的特點。在煙葉成熟后,他們又第一時間試烤了“第一爐”煙葉,詳細掌握了不同煙區的關鍵溫度點、穩溫時間、風速風量等烘烤參數,制定了對應的科學烘烤工藝,助力煙農烤出的煙葉“爐爐黃、爐爐香”。
“多虧煙站耐心細致的指導,我今年種了1千余畝‘K326’,如果沒有你們的指導,還真不知道這煙會烤成啥樣呢,你們真為我送上了‘及時雨’。”宋文革感慨地說道。
唐志友和董義慶結束指導后,他們洗了洗手上的泥土,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了下一個烘烤工場。
煙農增收笑開顏。黎朝清攝
“110”勇當“救護者”
6月15日18點,外面正下著瓢潑般的大雨。公安煙站虞瑞銀的手機傳來了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
“是煙站的‘烘烤110’嗎?剛才我在看爐的時候,烤房設備循環風機不工作了。這正烤著煙葉呢,如果再不工作,這些煙葉可能就全壞了啊……”電話中石龍鎮大巷口村煙農潘繼斯焦急地向虞瑞銀描述著自己的情況。當時正在值班的他立即聯系其他技術骨干驅車趕到了潘繼斯的烘烤場,頂著滂沱的大雨仔細檢查起每個烤房循環風機的線路來。很快他們發現烤房的循環風機有燒焦的痕跡,很可能是因為這個風機燒壞短路造成的。
虞瑞銀迅速拆下這座烤房的循環風機,在他們的幫助下修復了故障,又重新按了回去,解決了烘烤設備不工作的問題。從電話到循環風機正常工作,整個過程用了不到兩個小時。
對于煙農烘烤中遇到的問題迅速響應、迅速解決,這并不是個例。為有效解決煙農烘烤過程中的難題、避免他們的烘烤損失,鐘山縣煙草專賣局黨支部的黨員、技術員們成立了“煙葉烘烤110”,技術員們輪流在煙站值班,全天24小時待命,做到烘烤的需求在哪里、服務就跟進到哪里。
據悉,“24小時守護,10分鐘響應”是鐘山縣煙草專賣局黨支部“烘烤110”秉持的服務宗旨。截至目前,“烘烤110”在今年的煙葉烘烤中,共接到求助電話36通,現場解決煙農困難19件,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煙農們的烘烤損失。
工作人員在維修循環風機。黎朝清攝
“云烘烤”打造“新引擎”
當前在鐘山煙區推廣了一套基于物聯網的“云烘烤”系統,借助該系統能夠隨時隨地在手機端對煙葉烘烤設備進行調控,實現了煙葉烘烤的信息化遠程管理。
“云烘烤”系統的應用進一步降低了烘烤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煙葉烘烤的精準程度。其實,這項助推煙葉烘烤變革系統的推廣,起源于一場主題研討。
4月的一個晚上,公安煙站會議室內依然燈火通明。煙葉技術骨干正在圍繞“如何實現煙葉烘烤轉型升級”的主題進行著一場研討。
“我們的烘烤師反映,煙葉烘烤時必須全身心靠在烤房上,很難分身去煙田為煙農進行生產技術指導,我們有沒有一個好辦法來提升烘烤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煙站站長董義慶拋出了一項長期以來困擾技術員的工作難題。
“我之前思考過這個問題,也查看了一些書籍,看能不能借助當前廣泛應用的‘物聯網’技術,借助先進煙區的經驗,引進一套系統讓我們的烘烤師在任何地方都能通過手機查看煙葉烘烤的情況呢?”公安煙站虞瑞銀建議說。
很快,這一源自基層人員“頭腦風暴”的構想經過縣局(營銷部)、市局(公司)層級審議,成為鐘山縣局(營銷部)重點引進的科技項目。1個月后,“云烘烤”系統率先在回龍鎮白面沖烘烤工場推廣使用。
“一個支部一座堡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鐘山縣煙草專賣局黨支部作為最貼近煙農的基層黨組織,需要聚焦急難愁盼問題,進一步為煙農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當好煙農致富路上的領航人。”鐘山縣煙草專賣局黨支部書記黎鋒說。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