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積水早排出,干旱之時早開源。自去年10月以來,云南省宣威市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氣象干旱程度較去年偏重。抗干旱、保春耕、促生產迫在眉睫,宣威市煙草部門提前預判,引領種煙鄉鎮未雨綢繆蓄水“保春耕”,保障生產灌溉“生命線”,夯實全年農村產業增收基礎。
2月21日,筆者在宣威市熱水鎮吉科村看到,村委會在一處溝渠邊加高了出水攔壩,并臨時調來抽水泵,不斷從溝渠里抽取溪水引入抗旱車內送到附近的水池、水窖進行蓄水,保障周邊村莊罐區下步移栽小苗抗旱用水。
“我的20余畝農田年前已翻耕結束,年后又進行了平整,接著要進行理墑打塘,做好小苗移栽準備工作。這段時間缺水,煙葉站的幫我們及時送水蓄水,解決了我們的生產用水問題,到移栽小苗的時候就不用愁了。”熱水鎮吉科村三組村民陳鵬舉說道。
在途經熱水鎮阿浪村時,筆者看到小干河水庫的蓄水較正常水位低了很多,蓄水量還不到庫容的三分之一,好多庫底都裸露出來長了草,還有人在那里放牧。一旁的村民王開國說:“好多年來,這個水庫的水都沒這么少過,現在只剩少量的水了,上邊的小島也變成山包,山莊也沒有客人來,他家的生意肯定不好。”
熱水鎮是宣威市的農業大鎮,全鎮單是烤煙種植面積就有74000余畝,移栽和抗旱保苗整體需水量約20萬方以上。煙站站長李躍文向筆者透露,即使3月中旬有一場中雨, 當天的降雨量也不會多,對緩解旱情作用不大,加之鎮內各湖區庫區蓄水量嚴重不足,如若不及時引補外來水源,整個夏季生產需水量即將面臨較大缺口。
在色卡村,為守住農業“命脈”,打贏“抗旱保灌攻堅戰”,煙草部門分組相繼到田間地頭調研督導抗旱蓄水保灌工作。在該村四組、六組、七組等地灌溉用水嚴重短缺,村委會利用去年建成投用的節水灌溉提灌站,將偏橋水庫的水提到山頂一個300立方米的蓄水池,再通過渠道送水到下游,灌溉烤煙和蔬菜、玉米、洋芋等農作物,受益面積達2600余畝。
面對干旱,煙草部門為農業灌溉送來了“救命水”。截至目前,宣威市今年已完成清淤整治山塘1251處,清淤渠道1676千米,灌溉能力大幅提升。采訪中,偏橋水庫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周榮先還說:“隨著高溫天氣的持續,偏橋水庫管理處將繼續加密會商研判、抓好蓄水保水、加強抗旱信息化建設、多措并舉,科學管理,為農業生產抗旱工作和農業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為當地營商環境的優化和生產服務的提升做好用水保障工作。
務德鎮是宣威市最缺水的地方,該鎮立足實際,采取措施全力保障轄區耕地、農田農作物生產。一是加強農情調度。充分利用農情信息調度系統和田間定點監測,加強主要作物、重點地區、關鍵農時的動態信息調度。二是推進農業節水管理。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做好科學調水灌溉保苗、科技抗旱保增產,大力推廣管灌、噴灌、滴灌等工程節水技術和生物農藝節水技術來提高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三是提前謀劃調結構。對無水源利用的,及時組織實施“水改旱”,指導群眾種植烤煙、玉米、馬鈴薯、豆類等旱地作物。該鎮在儲足抗旱水源,落細抗旱措施的同時,倡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對部分缺水區域推行“水改旱”,確保受災不減產、減產不減收。
務德煙葉站站長馬飛說:“水務所的工作人員告訴他,由于目前內水蓄水不足,主要是調取外水,現在在江邊泵站架設了二臺30KW的淺水泵,對周邊壩塘和水池進行補水,日取水量是4萬方左右,可以滿足新華、太陽、岔路周邊三個村的農田用水。”
筆者從宣威市水務局獲悉,從去年10月份以來,宣威市無有效降雨,降水總體偏少,階段性旱情兩度起伏,旱情還將持續加重。尤其是4月份以后,宣威全市的旱情將持續發展,人畜飲水和農業灌溉將受到嚴重影響,節約用水迫在眉睫、刻不容緩。為共同抗擊旱情,保障全市人民生活生產用水,市水務局向全市發出了節約用水倡議。
人勤春來早,不負農時不負春。面對持續不斷的干旱天氣,宣威市將密切關注耕地土壤墑情,積極應對旱情,壓實工作責任,充分利用晴好天氣,采取“開源”與“節流”相結合的方式,落實各類水利工程蓄、引、提、調等措施,加大外引水和提水力度,全力做好罐區抗大旱、抗長旱工作,全力守好群眾增收的“錢袋子”。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