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建省尤溪縣西濱鎮華蘭村廣袤煙田里,煙農們正忙著春耕生產,忙碌的身影如同一串串跳躍的音符;大型起壟機、培土機、覆膜機等多種煙用機械發出陣陣轟鳴聲,為勞作者敲打著節奏,一首春耕生產合奏曲徐徐唱響……
近年來,尤溪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立足“三農”大局,主動融入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積極探索“1+N”機械和勞力組合模式,以生產單元內資源整合為路徑,以高效機械化作業和農戶互助合作為突破口,最大化提升作業效率和生產效益。
農機一小步,農業一大步。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促進農業生產減工降本、提升競爭力的有力手段。為解決生產環節無適用性綜合機械問題,尤溪縣局(分公司)積極與當地農機合作社溝通,大力推廣大型起壟機專業化服務。他們抓住高效大型起壟機這一提升起壟質量及效率的關鍵要素,探索實施大型起壟機與培土機、覆膜機等多機種聯合作業的“1+N”模式,發揮機械組合最佳優勢,實現生產效率與質量雙提升。
與此同時,尤溪縣局(分公司)針對當地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村人口大量向城鎮轉移導致部分生產環節難雇工,無法實現專業化服務的現實情況,探索推廣工序化作業、一體化服務模式,引導煙農實行“1+N”互助方式開展煙葉生產。如在備耕環節,他們將流程細分為起壟、施肥、蓋膜等6道工序,并根據田塊分布情況,引導煙農按區域和自身特長組建互助組,組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協作進行煙葉生產。
這一方式不僅有效緩解了農村煙葉生產“雇工難、雇工貴”問題,還有效提升了煙葉生產單元內標準化、均質化生產管理水平。
正在煙田施肥的煙農朱孝力說:“以往我們都是各干各的活,雇的工人水平相差也大,現在是同一片區農戶分工作業,各工序技術落實更均衡了。”
“實行‘1+N’機械和勞力組合模式,整合優化了機械、勞力要素資源配置,生產作業由原來的‘單打獨斗’變成‘團隊作戰’,較好地實現了農戶之間技術互幫提水平、用工互助提效率、設施互享節成本,有效解決了技術水平不均衡、勞動力資源不充足和設施資源不完善等問題。”尤溪縣局(分公司)主要負責人說,他們將在煙葉生產各環節繼續探索推廣“1+N”新模式,促進生產減工降本增效,加快生產全程全面機械化建設步伐。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