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黑龍江牡丹江煙區煙葉育苗的關鍵時期。在今年的煙葉育苗工作中,牡丹江煙葉公司堅持科技賦能,充分借助數字化工具,積極探索數智化育苗新方式,為加快黑龍江煙草農業現代化建設開拓新路徑、注入新動能。
在牡丹江市寧安市軍馬場糧煙融合綜合體內的育苗中心,每兩座育苗大棚中間都有一臺搭載著可視化溫控系統的生物質燃燒機,一左一右伸出的兩條風帶延伸至育苗棚內。走進育苗棚,吹拂到臉上的是風帶中送出的柔和暖風,映入眼簾的是一株株剛剛破土發芽、長勢良好的煙苗。
這套苗棚增溫系統是牡丹江煙葉公司今年探索數智化育苗新方式的成果之一。
正在查看系統運行情況的育苗戶顧街彬介紹說,這套系統可以根據棚內溫度自動開關機,實現智能調控溫度,確保棚內溫度始終保持在20攝氏度左右。對比以往由專人根據棚內溫度人工增溫的方式,這套系統不僅節省了人工成本、降低了勞動強度,還具有增溫快、空間加熱更均勻的優勢,更有利于煙苗生長。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系統還是牡丹江煙葉公司盤活閑置資源的一項舉措,系統內負責加熱的設備是集約化生物質烤房配套的燃燒機,待育苗結束后,燃燒機可重新裝回烤房,在煙葉烘烤季到來時投入使用。
“一機多用、成本低廉、效果明顯,我們還能夠睡個安心覺,不用三更半夜去苗棚查看溫度了。”顧街彬高興地說。
在牡丹江煙葉公司,育苗工作中應用數智化手段的可不只這一處。今年,他們結合當地生產實際,繼探索實施寒地分段式育苗等技術后,又率先探索起了“懸浮育苗”技術。
育苗棚內,一排排育苗盤整整齊齊懸空放置在半人高的架子上。種子所需的水分既不需要人工澆灌,也不像漂浮育苗靠吸收托盤下水池的水分,而是來自“天上”。
為了保障煙苗水分充足,牡丹江煙葉公司在育苗中心配套安裝了物聯網系統。這套系統可實時高頻采集棚內外溫濕度、光照強度等數據,并按照設定的程序,利用自動化噴淋方式精準調節苗盤濕度。應用該系統后,單次澆水時間由人工澆水所需的130分鐘縮短到40分鐘,有效降低了人力和時間成本。
“我們將按照國家局以及省局(公司)關于數字化轉型工作的安排部署,積極整合資源,深入探索,強化物聯網等創新應用,持續推動煙葉生產精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牡丹江煙葉公司主要負責人介紹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