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至,農事忙。記者日前走進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天葉煙葉種植合作社。在這里,新建成的農機庫已投入使用,裝有北斗衛星定位系統的“智能鐵牛”從庫里魚貫而出,奔向廣袤的田野。
“在煙草公司的支持下,我們合作社先后購進240臺套農機具,建成了50座智能電烤房……”合作社負責人李曉兵對記者說,通過“機藝田服”融合改造,合作社煙葉生產重點環節機械化作業率達到80%,降本增效效果顯著。
天葉煙葉種植合作社的變化,只是河南煙區推動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2023年以來,河南煙區聚焦煙葉生產關鍵環節,建設農藝、農機、農田、農服“四位一體”現代化系統,以農藝優化倒逼農機改進、以關鍵環節農機應用倒逼農藝優化,以示范縣建設和達標驗收推動綜合機械化作業率提升,加快推進煙葉生產向全程全面機械化升級,在農機農藝融合發展上跑出了“加速度”。
把握發展新機遇
在河南煙區,豫中煙區以平原為主,適合中大型農機作業;豫西煙區以山區丘陵為主,適合中小型農機作業;豫南煙區多為丘陵、崗地,包括部分平原,適合中小型農機和部分大型農機作業。
透過地理特點可見,河南煙區具備各類機械作業的基礎和優勢。機械化的持續普及,必將為煙區穩定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自國家煙草專賣局將煙草農機納入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范圍以來,河南煙區加快煙草農機引進研發和示范推廣速度。2013年,河南煙區啟動全程機械化作業試點工作,在部分工業企業基地單元內篩選配置了一批煙草專用農機,在許昌、洛陽、三門峽、平頂山等煙區開展了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裝備及技術規范研究,著力構建覆蓋煙葉生產全環節的農機裝備體系。
邁進“十四五”,河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提出,把煙葉產業融入鄉村振興大局,以打造“河南濃香”煙葉品牌為抓手,推動煙葉產業規模化、機械化、專業化、信息化、綠色化、標準化、品牌化。
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河南省局(公司)把“機械化”作為實現“七化”目標的基礎和實現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標志,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去年年初,河南省局(公司)靠前部署,要求全省煙區加快推進機械化轉型,推動煙葉生產向全程全面機械化升級,在更高水平實現煙草農機農藝融合發展。
立足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發展階段,河南煙區乘勢而為,堅持走“特色煙+全程全面機械化”之路,加大農機配置力度,全面提高生產全環節機械化作業率,用實際行動回答“在哪里種煙”“誰來種煙”“怎么種煙”的問題。
河南煙區牢牢抓住機遇,目前,全省煙區專用機械全部實現了國產化,13個主要生產節點農機數量達到1.3萬余臺套。2023年,河南煙區機耕、起壟、移栽、覆膜、中耕培土、施肥6個重點環節機械化作業率達78.33%,同比提升7.5個百分點,較行業平均水平高出17.13個百分點。
“機藝田服”協同發力
目前,天葉煙葉種植合作社按照新的農藝標準起壟耕作的1600畝煙田已完成移栽。
李曉兵告訴記者,通過統一農藝作業標準,井窖式煙葉移栽機、起壟覆膜施肥一體機、多功能揭膜打孔一體機、移栽澆水施肥一體機等機械都可以進入煙田實施機械化田間作業,僅用5天就完成了移栽任務。
堅持“機藝田服”協同發力,河南煙區把功夫下在“融”上,在農藝機械化重塑、農機工程化攻關、農田宜機化改造、農服數字化賦能四個方面積極探索,按照目標任務、方法路徑、探索實踐的融合行動邏輯解讀“四農”協同、詮釋“四輪”驅動,營造農機農藝融合發展氛圍,讓煙農實現了輕松種煙。
——以藝促融,讓農藝適宜農機。聚焦“降強度、減用工”兩個核心,堅持在生產工序上做“減法”,根據三大生態區生態特點梳理形成宜機化農藝參數,為農機裝備設計制造、選型定型、推廣作業提供了依據。通過農藝重塑,將“六大環節”細分為清洗消毒、播種、剪葉、耕整地、起壟施肥、覆膜、栽苗、中耕培土、打頂、植保、拔稈、采收、裝卸煙13個具體操作節點;將原有的32個作業工序簡化整合為23道,形成以“4次輕簡采收”為核心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體系,畝均用工減少5.9個。
——以機促融,讓農機適宜農藝。堅持“自主研發、合作研制、引進改造、賽馬選型”四條路徑,加快全程全面機械化研發攻關,推動成熟環節機械“從1到10”升級,薄弱環節機械“從0到1”突破。立項“破題”攻關,科技項目選題布局向農機農藝類方向傾斜,注重“一機多能”復合配套機械的研發改進,從農機裝備端推動實現作業流程“多步并一”;開展“賽馬”選型,在全省層面組織16次農機“賽馬”選型和新型農機煙農體驗活動,選購煙農滿意、適用性強的各類農機3807臺套。
——以田促融,讓煙田適宜農機。煙區政企合力推進基本煙田保護制度落實落細,累計推動完成52萬余畝高標準基本煙田建設,全面開展煙水、煙路等設施配套建設,推動煙田小并大、彎變直、陡改平,打造百畝片、千畝方集中連片的高標準宜機化煙田;穩步推進煙田宜機化改造技術規程標準項目,著力改善農機作業環境,在解決機械作業“下田難”“作業難”等方面率先探索出路。
——以服促融,讓專業化服務促進農機農藝融合。在“智慧煙葉”平臺設置煙農專業化服務模塊,建設基本煙田、煙草農機、煙葉生產服務工人三大數據庫,集成種煙地塊、農機資源、煙農等三類信息,對接供需雙方需求,向煙農提供農機線上預約服務;探索推廣農機異地服務、跨區作業等方式,延長農機使用時間、擴大農機服務范圍,為煙農提供低成本、高效率、高質量的農機作業服務,初步實現了農事服務“掌中行”。
把推進機械化發展作為歷史使命、政治擔當,河南省局(公司)通過召開推進會、現場會、“賽馬”會等,全面營造“選機、用機、研機、改機”的氛圍,切實形成了“在用中改、在改中用”的農機推廣新模式。
農機農藝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技術、管理和機制等多個方面因素。河南省局(公司)分管農機農藝融合專項工作的負責人表示,今年,河南省局(公司)將繼續加強攻關、精準發力、破解難題,摸清實情、謀求實招、干出實效,以農機農藝融合發展為河南煙草商業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助力增彩。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