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田塊分散、高低不平的山地煙區,如何推動煙葉高質量發展、煙草農業現代化建設?
6月26日,四川省煙葉高質量發展現場會在宜賓市筠連縣召開。與會代表前往筠連縣蒿壩糧煙輪作現代農業園,現場觀摩農情監測臺、煙葉標準化生產暨成果轉化示范園、產業融合中心,圍繞“標準化體系落地運用、全域化生產方式變革、數字化轉型升級發展”主題,共同探尋山地煙區煙草農業現代化建設新路徑。
穩產業基石:以“標準化體系落地應用”驅動質量變革
標準化生產是發展現代煙草農業的必然要求,一度時期,宜賓煙葉面臨煙田煙農流失、煙葉供需矛盾、質量效益不夠高等現實難題。著眼新形勢新挑戰,四川省煙草專賣局(公司)提出答好“在哪種煙、誰來種煙、怎么種煙、為誰種煙”的“四大課題”,形成“16字”煙葉高質量發展體系和286條策略措施,引領了宜賓煙葉產業之新、發展之變。
著眼更高水平變革,宜賓市煙草專賣局(公司)聚焦策略落地,聚力標準落實,秉承“以策略轉化標準、以標準引領發展”理念,推動新一輪煙葉標準化建設。
“我們著眼關鍵流程和生產一線,強化農工商、產學研全面協同、專項攻關,將頂層設計與基層實踐、政策意圖與田間操作相結合,轉化為統一的標準規范。”宜賓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分管煙葉副經理楊建說道。
今年以來,宜賓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主動“領題”,牽頭制定46條操作標準,與四川省煙草專賣局(公司)主導的管理、技術標準系統配套,形成三類標準142個;其中73個標準從“0到1”突破,31個標準從1.0版到2.0版升級。105條標準在宜賓煙區推廣驗證,實現以技術標準錨定目標,有力促進均質化生產;以操作標準固化流程,讓煙農看得懂、學得會;以管理標準提質增效,保障省、市、縣站工作模式相統一。
放眼宜賓市筠連縣龍盤產業綜合體,連片的煙田綠意盎然、長勢整齊,煙農忙得不亦樂乎。
40歲的龍盤村煙農黃澤坤,今年是他回鄉種煙的第二個年頭。“今年種植的煙葉整體長勢不錯,加上先進實用科技成果的推廣運用,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黃澤坤說,“通過親眼看到標準化生產措施落實到位的效果,我才真正相信了煙草公司常說的:只有標準化生產,才能種出好煙!”
“現在煙葉生產更加精細,服務指導也更加到位,煙草公司把生產標準編成順口溜、制成‘口袋書’發給我們,每條每款都清楚實用,再也不用為種不好煙而發愁了。”談到標準化煙葉生產技術帶來的巨大變化,煙農們贊不絕口。
扎技術之根:以“全域化生產方式變革”驅動效率變革
煙草農業現代化的根本出路在于生產方式變革。宜賓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錨定“特色化、綠色化、機械化”方向,探索“五良五化”即良種筑芯特色化、良法賦能標準化、良機降本機械化、良田保育綠色化、良制增收融合化,成為助推宜賓煙葉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咚咚咚”,一大早,筠連縣龍盤村職業煙農王孝寬的煙地就傳來此起彼伏的機器轟鳴聲,只見王孝寬和兒子王啟林正帶領著6名產業工人,熟練地操作著打窩器在山坡上打窩、移栽。
相比往年,王孝寬覺得這兩年煙葉生產有不少變化:年初,煙草公司技術員上門做宣傳,禁種非規劃品種;生產期間,技術員跑得更勤了,確保煙農把技術落實到位,有機肥、電動點芽器、生物質烤房……樣樣用得好。
品質是煙葉產業發展的生命線。宜賓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把品種管控作為品質提升的基礎工作,落實品種純化三年行動,選育與宜賓生態條件高度契合、適應工業企業需求、綜合效益好的優良品種,云煙系列、中川208種植占比99%,“濃香源”品牌名片持續擦亮。
在筠連龍盤綜合體內,兩架無人機在技術人員的操控下平穩起飛,沒多久就在高空中完成了投放夜蛾黑卵蜂作業。
“單臺無人機作業效率可達1500畝/天,此外,我們針對傳統天敵控害技術‘只管放不管養’的問題,建立了生物多樣性控害體系。”宜賓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中心技術推廣部楊洋指著田間種植的鼠尾草介紹道,這些鼠尾草可為天敵昆蟲提供蜜源和棲息場所,顯著提升了生物防治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除了綠色防控,“十四五”以來,宜賓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還聚焦清潔生產、土壤保育、低碳烘烤,持續構建完善“化肥減量化、植保綠色化、能源清潔化、資源循環化”為核心的煙葉綠色生產體系,推廣輕簡水施追肥2萬余畝、地膜回收3.7萬畝,畝施化肥減少6公斤,病蟲害綜合防治體系輻射惠及廣大農業生產5萬畝,新建、技改新能源烤房2778座,生物質烤能占比95%,走上綠色低碳、資源節約、循環高效的產業發展道路。
如果說綠色生產打通了煙葉發展“經絡”,那么機械化則進一步強健起煙葉生產的“筋骨”。
在宜賓筠連縣煙區,經過宜機化改造的高標準煙田,齊肩的煙葉站立田間,筆直的機耕道縱橫其中,便捷的入田道路連通著相鄰地塊。
按照宜煙宜糧原則,“十四五”以來,全市煙區建設高標準宜機化煙田2.25萬畝,通過自主研發、合作研制、引進改造、“賽馬選型”4條路徑,推廣復式作業一體農機195臺(套),重點環節機械化作業率90%以上。
農機跑起來,農服要跟上。“這幾年‘跨區域、訂單式、托管式’的農服新模式不僅便利了煙農,也讓我們合作社的農機調度更加合理高效。”筠連縣苗山秀嶺煙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奔指著農機房內停放的一臺臺農機說道。
聚發展動能:以“數字化轉型升級發展”驅動動力變革
數字化是煙葉產業發展所需、未來所向。宜賓煙區正加快推進煙葉“全鏈條一體化貫通、全流程數智化管控、全要素數字化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如何確保山地煙區面積核查的精準度是過去宜賓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面對的一大難題。
“傳統的步行測量、皮尺拉線等方式,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不說,準確度還不高。同一塊地,不同的測量人員,不同的拉線角度,都會造成數據上的不同。”宜賓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煙葉中心主任李林秋說,為保證核查的精準度,今年,宜賓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根據山區地理特點,建立了“地、天、空”監管模式,采用“事農小方”等專業移動設備,現場測量種煙地塊圖斑,通過衛星遙感技術,核實實際移栽面積,運用無人機采集地塊信息,輔以數據分析,核查移栽株數。
除監管環節之外,宜賓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還將數據“采、管、用”貫通于煙田、育苗、栽培、植保、烘烤、收購、服務等場景,繪制“基本煙田、基礎設施、煙葉種植”生產要素“一張圖”,實現“田、機、棚、房”實時查看、可視化管理;匯聚“生產要素、土壤肥力、氣象信息”數圖融合“一個庫”,耦合種植動態、設施狀態、光溫水土等數據;構建“一站式”煙農服務移動應用,開發服務模塊52個,提供種植申請、合同網簽、專業服務等在線化技術指導,以數據跑路代替煙農跑腿。
“我們將以標準化體系落地應用為主抓手、以全域化生產方式變革為主引擎、以數字化轉型升級發展為主動力,加快培育煙葉新質生產力,持續賦能煙葉高質量發展。”宜賓市煙草專賣局(公司)黨組書記、局長、經理黃磊說道。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