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中煙漢中卷煙廠卷包車間濾嘴生產線上,有一位默默無聞的實干者,他兢兢業業工作,確保嘴棒生產技術不斷進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物質消耗,做到安全生產,增加經濟效益,為車間卷煙生產甘當“老黃牛”,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好評。這個人就是漢中卷煙廠卷包車間濾嘴生產線設備輪保組組長周鳳軍。
周鳳軍,漢中市南鄭區郭灘鎮人,1969年11月生,身高1.60米,為人質樸、善良,不多言多語。1989年進廠,剛開始開過卷煙機,后來從事與嘴棒成型設備有關的工作。先后當輔助工3年,操作工15年,維修工10多年,淡泊名利,扎根一線默默奉獻。他曾被車間樹為標桿,他有一個原則就是把本職工作干好。嘴棒生產線并不簡單,技術含量絲毫不亞于卷煙生產。一旦出問題,影響面比較廣泛。實際上,嘴棒對煙支、吸食質量影響很大。周鳳軍喜歡嘴棒生產工作,一直沿著嘴棒成型技術的路子往前走。當過兩次廠里先進工作者。
用精湛技能打造濾嘴精品
周鳳軍在技術上善鉆研,經常實踐琢磨,平時愛看專業資料,愛網上搜集知識,不斷給自己充電長本事。據車間魏平夷工程師介紹,周鳳軍在設備維修方面很有一套經驗,現在是領軍人物、技術骨干。設備上的疑難雜癥他一上手就妙手回春,手到擒拿。煙槍、刀盤切割裝置維修上他有獨到技巧,一般在一個小時內就能修好。在技術修理方面講求精益求精,刀頭、喇叭嘴、砂輪等部位修理要求精度高,他的經驗非常豐富,憑借經驗很快可以調好機子。對嘴棒質量一絲不茍地講究和追求,搭口的寬度、位置把握得很好,對圓周也把握得很有功夫,能采取有效措施,快速高效地修理設備。
在新線生產中,周鳳軍對設備維修模式由傳統模式轉向預防性維修為主、現場維修為輔模式非常重視,頗有心得和體會,確保設備運行狀況良好,嘴棒質量穩定提高,設備全速運行技術穩定。平時設備精益管理和新型預防維修模式對生產質量促進很大。設備點檢、巡檢、預防維修體制、制度不斷完善。車間5臺KDF2成型機、4臺YF24B發射機接收機,點多,面廣,工作量大,周鳳軍根據生產實際做好設備維修工作,整個濾嘴生產線新線從2013年10月底到現在8年來設備運行穩定高效。由于注重事前預防維修,加強與操作工溝通,把隱患消滅于萌芽狀態,在輪保、跟班等方面把隱患問題解決好。
周鳳軍在車間嘴棒生產線設備小改小革、技術創新、TPM體系等方面,是骨干分子,主動找設備改進點,思考研究,改進創新,解決疑難雜癥,完善設備性能。他本人參加過省2016年技術比武活動,獲得亞軍。他不驕傲,在廠里技術比武中當教練,對參賽選手進行培訓,培訓的兩個選手徐國建、張宏斌曾獲得省技術比武冠軍。他工作態度好,人品好,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有一次,車間設備事故發生后,周鳳軍緊急更換齒輪搶救設備,保證濾嘴生產和卷煙生產正常進行,他加班加點連軸轉,搶修設備不知疲倦,自主解決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在疫情期間想辦法把配件當天弄回來,更換損害件,調整設備,把整個傳動鏈濾了一下,精心修理,一直工作到凌晨兩點,屬于沉浸在一線的“幕后英雄”。
用無私奮斗創造幸福生活
他最大的體會是干得時間長,經驗比別人多一點,搞技術要有悟性。干完活后把好的經驗和做法固化下來,通過單點課(OPL)操作法命名等形式,推廣出去,讓別人少走彎路。他充分利用車間搭建的一個好的平臺,有了用武之地,工具、工裝配備齊全,干活得心應手。他積極參加車間嘴棒單耗對標課題攻關活動,在嘴棒生產、運輸、供應等環節把好消耗控制關口。他把老線的技術傳承下來,發自內心地投入到新線生產中,達到了忘我的境界。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排除了一個又一個障礙后,有庖丁解牛般的成就感。在周鳳軍和他的同伴的努力下,車間嘴棒成型機的平均效率達到96%以上,給車間17臺卷接機組供應著嘴棒,全年產能幾十億支,產值幾億元。
周鳳軍熱愛生活,喜歡做飯,研究鉆研美食,富有生活情趣。由于上班時間緊張,他利用節假日到漢中當地就近旅游,感受漢文化的無窮魅力。他打算退休以后帶上家人到遠方旅游,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他感謝家人對他工作上的支持和幫助,同時對自己因為工作忙而對家人關心不夠感到遺憾。
在創新與摸索,拼搏與奉獻中,伴隨著嘴棒生產團隊的成長,周鳳軍傳遞著奉獻嘴棒熱愛煙草的執著精神、勇于攻堅迎難而上的拼搏精神、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工匠精神,在敬業和無私奉獻的背后,涌動著熱愛的力量,詮釋出嘴棒生產者對祖國煙草事業責任與擔當的高尚情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