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么大的雨,你們還能準點送來,真是太感謝了!”6月5日,收到預定的卷煙后,浙江省浦江縣中余鄉零售客戶薛余能感謝道。
“公司現在有惡劣天氣預警機制,提前一周就啟動了相關工作預案。”浦江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送貨駕駛員張文輝說道。
去年以來,浦江縣局(分公司)認真貫徹落實數字浙煙生態體系建設要求,以“126”建設思路(數字化引領“一條主線”、“黨員先鋒車”與“清風·安全”驛站兩個特色載體、六項支撐制度),打造懂數用數、作風優良、安全規范的高素質配送班組,為金華煙草“三化三型”(標準化、規范化、數字化,廉潔型、創新型、實干型)送貨組建設先行先試、積累經驗、提供借鑒。
數字化造就“千里眼”“順風耳”
“我們以數據為基,驅動業務智能化、規范化。通過‘三化三型’線上看板可以實時跟蹤送貨流程,能看到每條線路的發車、首簽、尾簽、回場時間和行車軌跡,便于我們準確掌握送貨進度。”浦江縣局(分公司)送貨組組長季林光介紹道。
戶均服務時長過短說明可能存在集中簽收、卷煙未核對等不規范操作行為,時間過長則可能是發生了卷煙送錯戶、車輛故障等突發情況……通過查看簽收類型和簽收情況,后臺能夠及時監測到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預警指標通過三維四類十九項指標風險防控,為配送保駕護航。為規避風險,保障物流配送工作穩定運行,看板從人、事、車3個維度,梳理出4大類19項日常重點關注事項,在隊伍、送貨與車輛管理上都設置了預警信息。此外,提醒定期開展車輛安全專項檢查,早發現、早維修。
3月,通過看板數據分析,浦江縣局(分公司)發現送貨員存在數字簽收不規范行為,隨后加大了數字簽收考核比重,并對送貨員進行教育引導。通過整改,4月以來,數字簽收率提升到100%。拍照進行數字簽收,相較紙質簽收提升了簽收效率,也保障了送貨準確率,進一步避免錯送、漏送情況。
高效規范培育“豐安千里馬”
“我是黨員,既能當駕駛員也能當送貨員,我申請去跑條件最差的線路。”去年送貨線路優化時,張文輝主動申請加入送貨路程遠、送貨量大的浦江西北山區送貨組。
浦江縣局(分公司)將黨建與業務融合,秉持“安全、高效、堅韌、團結”精神,提升配送隊伍素質、提高送貨服務水平,以打造“豐安千里馬”班組為抓手,以“黨員先鋒車”為標桿,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奮力完成各項任務。
送貨車整裝待發。甄銳攝
以學為要,促進隊伍素質提升。班組長組織每日晨會、每周例會,科室組織月結會,其中,日晨會對技能知識、天氣預警等開展學習,周例會開展對工作標準、崗位職責、安全作業的學習,月結會復盤總結在服務案例、客我關系、創新實踐等方面的經驗。
以廉為基,班組定期開展警示教育,通過專題視頻、專題文件的學習,管住“微權力”、嚴防“微腐敗”、優化“微服務”,切實提升送貨組隊伍的執行力、服務力和規范力。
在推進“互聯網+物流”建設中,班組率先轉型,勇于啃硬骨頭,積極參加物流一體化創新項目,探索跨區域配送和彈性動態送貨。送貨組借助釘釘提升服務效能,服務方式從“簡單粗放”向“親情高效”轉變。他們在釘釘群里為客戶發送準確配送時間,同時了解各家各戶的經營狀態和身體狀況,遇有急事、難事,不能及時來接貨的,提供送貨服務備用方案,送貨當天為準備接貨的客戶發送本周已訂購貨源信息,并帶去親情問候。
“清風·安全”驛站傳遞溫暖
浦江縣四面環山,常住人口42.05萬,8名班組成員負責7鎮5鄉3街道409個行政村和20個社區的送貨工作。日復一日高標準服務客戶,這個平均年齡43.5歲的送貨班組承受的工作壓力和勞動強度可想而知。
為了給送貨班組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辦公環境,浦江縣局(分公司)打造了集會客、閱覽、休憩于一體的“清風·安全”驛站,并于驛站墻面醒目處粘貼安全、廉潔等宣傳標語。驛站以6S現場管理為標準,確保辦公環境整體改善。
班組成員在驛站學習交流。甄銳攝
浦江縣局(分公司)設立“清風·安全”驛站建設工作專班,上下齊心、群策群力構思“三化三型”送貨組上墻內容,按照新形勢、新要求,精心設計包括送貨組員工工作職責、團隊概況、上墻標語、物流從業人員八條禁令等內容,推進班組文化建設,為送貨班組營造積極的干事創業氛圍。與此同時,統一配備硬件,為數字化應用打下硬件基礎。
與此同時,工作專班修訂完善勞動紀律、送貨作業規范、廉潔制度、安全生產制度、教育培訓制度、會議制度這六項制度,為送貨班組開展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撐。
“清風·安全”驛站建設內容奠定了班組文化的基調,在企業的溫暖關懷下,班組人員對客戶開展服務也更有溫度。在卷煙送貨量較少的時間節點,班組成員會主動幫助客戶整理柜臺,提升店容店貌;在夏秋農忙時,他們利用休息時間到田間地頭幫助客戶搶收農作物。
提升數字化應用水平、優化工作流程、提升員工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浦江縣局(分公司)全力推進“三化三型”送貨組建設,打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團隊文化,全面夯實基礎、增強能力、優化服務,實現更富質效、更有后勁、更具活力的發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