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12年是壬子鼠年,注定也是一個不平靜的一年。
國內,中華民國成立,各路革命家、野心家你方唱罷我登場。
國外,北大西洋4月的冰冷海水湮沒了泰坦尼克號,這一艘船上不僅有羅斯和杰克的邂逅,還有派崔克?考利——格雷厄姆伯爵家的繼承人,沉船開啟了《唐頓莊園》的戲碼。
18歲的梅蘭芳就在這一年的3月17日,在前門外珠市口第一舞臺,上演了頭本15場戲的《木蘭從軍》,他既演旦角,又反串小生,本是男兒郎,演的是女嬌娥「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震驚了北京城。
這一年剛民國,剪掉辮子的梅蘭芳演了一個天足的木蘭,又是男女兩個角色切換,在【男剪辮子女放腳】的民國元年,無疑給了女性很大的信心。而按照梅蘭芳的想法,他要【將木蘭的尚武精神與落到行動上的愛國思想搬演到舞臺之上】。從一開始,就給了花木蘭家國情懷。
將《花木蘭》從傳統戲劇舞臺放到現代有聲唱片的一年后,1921年,清朝文學家洪亮吉之后,香港武打明星洪金寶的大爺爺洪深,編導了三幕十一場的英文舞臺劇《木蘭從軍》,在紐約世紀劇院演出,所籌款項全部捐與華北水災地區災民。
和洪深合作編劇的,是南開大學創始人張伯苓的弟弟,《世界人權宣言》的起草者之一,張彭春。
在洪深和張彭春看來,花木蘭是團結力量和展現民族氣質的不二選擇。面對當時在美國流行的丑化中國人的戲劇,兩人決定【以戲正戲】,通過排演舞臺劇《木蘭》激發身邊留學生的愛國情懷,并向美國人介紹中國傳統舊劇的演出形式,并在異國觀眾面前施展自己的戲劇才華。
張彭春對西方戲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愛挪威劇作家易卜生,回國之后,就在南開推廣。當時正在南開念書的周恩來對張彭春的新劇十分推崇,曾撰文稱贊新劇【頗多引人入勝之處,佳音佳景,兩極妙矣】。
張彭春還是話劇大家曹禺的老師和引路人。曹禺的《雷雨》寫出來后,第一件事就是請張彭春指點、斧正。
《雷雨》的序言上寫:“我將這本戲獻給我的導師張彭春先生,他是第一個啟發我接近戲劇的人”。
1930年,張彭春參與策劃了梅蘭芳的赴美演出,1935年,又策劃梅蘭芳到蘇聯演出,其中演出的,就有這出《木蘭從軍》。
而張彭春最近一次被中國人了解,是 2020年的5月4日,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波廷杰,用中文對【五四精神】發表演講,把五四與美國精神聯系起來,故意絕口不提李大釗和陳獨秀,而把有美國留學經歷的胡適突出出來,還重點提了一個人物——同樣留過美的張彭春。
因為花木蘭這個形象太火了,中國電影的先驅黎民偉從香港和攝影師扛著鏡頭跑到北京,找到梅蘭芳。
他們在真光戲院的樓頂上搭了一個攝影棚,背景用著梅蘭芳戲劇舞臺上的布景片子。當時懂戲曲的電影導演很少,幾番商量后,梅蘭芳做幾個花木蘭的經典身段,黎民偉根據動作分出所謂的近景、中景、遠景和全景鏡頭來。
于是,第一部花木蘭電影《木蘭從軍?走邊》就此誕生了,而黎民偉也由此,成為了中國電影先驅之一。
后來,黎民偉又將電影廠轉移至上海,成立上海民新公司,4年內制作了20部影片,卻因為又投資了一部《木蘭從軍》失利,公司倒閉了。
雖然不久后,黎民偉二次創業,成立「聯華影片公司」,打出「復興國片」的旗號,還簽下并捧紅了傳奇女星阮玲玉,但木蘭從軍從此成了他的驕傲和傷口。
現存的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的鏡頭,就出自黎民偉拍的紀錄片《淞滬抗戰紀實》。因為他的堅持,我們今天還能看到許多令人難忘的鏡頭:日寇飛機轟炸上海南站,把火車站全炸毀了,童子軍抱著一個已死去的女孩子尸體;南京路上的先施、永安公司被炸;一位父親痛悼被炸死的妻兒;烽煙中的「四行倉庫」,他還找來了歌星周璇錄制抗戰歌曲《大家保衛大上?!?。
《中國不會亡》這首歌頌八百壯士的歌就是從那時傳下來的。
遺憾的是,黎民偉的孫女,港星黎姿,從沒出演過花木蘭,雖然她扮演的趙敏,更像花木蘭。
貳
20年代,中國電影觀眾很愛看女性英雄傳奇故事,女性看了仰慕,男性看了獵奇。從花木蘭的故事開始,大量的女俠片上映,比如《女俠李飛飛》、《火燒紅蓮寺》。
黎民偉當然不能錯過在這樣的題材,于是安排《西廂記》的導演的侯曜,準備再來個史詩級的大片《木蘭從軍》。
這次下了血本,籌備期兩年,遠赴河南、湖北等五省攝制,動用大批軍隊、馬匹和駱駝協助拍攝,來營造古代的戰爭場面。
負責協同拍攝的是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路總指導方振武將軍,方將軍認為《木蘭從軍》的故事極富歷史價值并且能振發國民愛國信心,熱情調派軍人參演了《露宿黃河邊》與《萬里赴戎機》的拍攝。
當然,也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女主角的父親,是黎民偉的中學同學李應龍。
李應龍來頭不小,是孫中山同盟會的成員。
宣統三年(1911年),廣州起義失敗后,他和同是革命黨人的弟弟李沛基潛入廣州,在黃興的指揮下,炸死了當時剛到廣州的清政府廣州將軍鳳山。后來成為上海有名的珠寶富商,又因為和黎民偉一起投資電影公司,成了中國最早的制片人。
這位出演花木蘭的女演員叫李霞卿,當李應生和黎民偉合資拍電影《玉潔冰清》的時候,有個天真活潑的角色,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飾演。李應生的女兒李霞卿 14歲,因為年齡和性格接近劇中人,接下了這個角色。
電影拍完,李霞卿給自己起了個藝名:李旦旦。
這部電影一炮而紅,李旦旦聲名鵲起,就連當時的大影星胡蝶,也在電臺評論里驚呼:「上海人大飽眼福,從天上掉下個林妹妹來了!」
當年上海灘選出的影視七仙女里,李旦旦是和胡蝶、王人美、周璇、王瑩、高倩萍、阮玲玉齊名的。
李旦旦才是真正從戲里戲外都和花木蘭一樣的奇女子,拍《木蘭從軍》的時候,李旦旦為了演好花木蘭,跟著山東「城陽堂」的武術師練習。
有次電影公司遭歹徒襲擊,搶走幾十萬存款的保險箱,李旦旦騎馬追過去,歹徒們逃到外白渡口橋畔時被她截住。她一連擊倒兩個歹徒,將頭目推入黃浦江,然后開車到警局報案。
這件事情在上海灘影響極大,她的父親因為怕女兒遭到報復,便讓她改回本名,在演藝生涯風頭最勁時與比她年長11歲的鄭白峰結婚,一同去往歐洲留學。
哪知道這位女俠迷上了飛行,進入瑞士飛行學校學習。1934年,她成為世界上首位在日內瓦拿到飛行執照的女性。第二年,她轉到美國加州的波音航空學校,在奧克蘭機場上空練習飛行,成為第一個加入美國婦女航空協會的中國女人。
1936年3月,李霞卿駕駛她的單翼輕型飛機,在上海龍華機場舉行飛行表演。
抗戰爆發,她參加了戰斗,在上海建立了救護受傷中國士兵的醫院、學校,做到了什么程度?和白崇禧、李宗仁合影。
日本人知道了,到處懸賞抓捕她,她不得不離開上海去美國。在異國,她認識了另外一位民國「飛天名媛」:顏雅清。
顏雅清的家族,參與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現代高等教會學府圣約翰大學,這個學校的知名校友,有顧維鈞、宋子文、林語堂、榮毅仁、鄒韜奮、張愛玲、周有光。至今在這個學校的舊址辦學的,是華東政法大學,她的家族參與創辦的另外以個大學,一個叫湘雅醫學院。
上海淞滬戰爭爆發后,李霞卿和顏雅清開始了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巡回飛行和演講,在國外為中國抗戰籌款。
她倆曾經駕機飛往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區,為中國抗戰募捐,在秘魯,她們駕駛軍用飛機作了長達1個小時的飛行表演,募捐到4萬元。在一次飛行表演中,顏雅清為了做出高難度的動作,甚至發生了墜機事故。
在飛行前,兩人寫下一份志愿書:
自愿獻身國家,為民請命,此次出發向全美募捐。所有捐款統由捐款人,用支票寄交,以為救濟費用,本人決不接納分文。至于飛行期間,倘遇任何危險及其他一切損害愿自行負責,與他人無關。
為了祖國,兩位飛天名媛將珠寶首飾全部抵押,7000美元買了一架飛機,命名為【新中國精神號】。她們喜歡穿中國傳統裝束飛行,在演講時總是穿一件旗袍,髻上插一朵絹花,簡直就是那個時代的花木蘭。
《遠東》雜志記者對她進行專訪,問她駕機單獨遠飛是否是冒險。
她回答:“面對侵略,中國為了圖存,我們正在忍受著苦難”。
所有的中國人,不論在國內或在世界各地,為了祖國,是很少想到危險的。
她的颯爽英姿讓很多女性得到鼓舞,在美國還掀起了「李霞卿熱」。
就連好萊塢也找到她,讓她出演《歧路》中的一位女飛行員,之后,她又把所有的報酬全部捐給了中國救濟基金。
李霞卿一共經歷了三次婚姻。第一次婚姻由于與丈夫興趣不同離婚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批離婚案,可以和溥儀和文秀,徐志摩和張幼儀一起并稱“三大離婚案”了,震撼程度不亞于木蘭從軍。
1958年的時候,46歲的李霞卿還在香港啟德機場新跑道啟用時,親自駕駛飛機作了示范表演。
從那次表演后,這位真正做到【人戲一體】的當代花木蘭淡出人們的視線,到美國享受安靜的生活。1997年香港回歸儀式上,她作為貴賓最后一次出場的時候,已經沒有人記得她是當年的花木蘭。
叁
既然從老板到演員,《木蘭從軍》都是大牛級的存在,為什么當時沒火起來呢?
因為當時成立了一個叫做天一影片公司的商業片大企業,看花木蘭炒得火熱,就找來了胡蝶的堂妹胡珊,搭景搶拍《木蘭從軍》,兩周后搶先上映,本著吃不上飯也要砸鍋的思路,直接把木蘭這個IP搞砸了,之后11年幾乎都沒有公司敢碰這個主題。
但是天一公司卻從中找到了竅門:花最小成本博取最大利潤,短平快?!痘咎m從軍》制作周期是20多天,后來拍的《大破黃巾》的制作周期不到一個月,成本是同期其他公司的六分之一。
在民族工業資本薄弱,數以百計的電影企業朝生暮死、旋起旋仆的那個歷史時空中,在激烈的競爭和無時不面對多方擠壓的情形下,天一卻創造了“電影界賺最多的錢”的奇跡。
天一就憑著這吝嗇投機的制作贏了當時,甚至一直贏到了今天。你看看天一的創始人就知道了:邵醉翁、邵邨人、邵仁枚、邵逸夫。
沒錯,天一影業,就是后來的邵氏。
順便說一下胡珊,其美麗不輸于胡蝶,而且還把同樣在天津生活的廣東人謝洪坤介紹給了洪金寶的大爺爺洪深做演員。
謝洪坤后來成了著名的演員和導演,他更為人所知的名字叫謝添。
自從邵氏兄弟搞臭了【花木蘭】這個大IP,觀眾對花木蘭故事很長時間提不起興趣,直到1939年,中國軍隊撤退上海,西方列強與日本共存于上海,租界變成了孤島,成了魯迅筆下的且介亭。這時候,愛國殺敵的花木蘭成了振奮人心的一劑良藥。
造星高手張善琨在香港看到17歲陳云裳主演的「八?一三」題材電影《血濺寶山城》被打動,認定她就是木蘭,由此發掘出這位榮膺三屆電影皇后的大明星。
陳云裳本名陳云強,曾是著名音樂家易劍泉的「入室弟子」。在1933年的元宵春燈會上,她登臺表演了京劇《霸王別姬》,令易劍泉忽然想起了李白的詩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從此,她有了藝名「陳云裳」。
就這樣,由歐陽予倩編劇、卜萬蒼導演的《木蘭從軍》上映,在上海滬光大戲院連演3個月,場場爆滿。那一年,女主角陳云裳也是18歲。
片子在上海連映85天,票房稱霸八年之久。甚至,還在日本12個城市上映。
陳云裳因此成為新一屆的電影皇后。上海灘出現了「云裳熱」。
當時許多商店都以「云裳」為名:云裳時裝公司、云裳舞廳、云裳咖啡廳等。陳云裳影迷會也相繼成立,即使遠在鼓浪嶼,也出現了一個陳云裳影迷會,并擁有會員483人之多。
假如那時候有微博,陳云裳會比萬茜還火。
除了抵御外辱的家國意識,陳云裳的火爆,也是時代的需求。
1930年中期以后,隨著阮玲玉自殺、胡蝶結婚息影,加之戰爭頻發、局勢逆轉,此時登陸上海灘的陳云裳,給低迷的電影市場帶來了青春活力。與她合作過的導演卜萬倉曾評價說:“陳云裳聰明透頂、活潑透頂,而且用功透頂!”
香港演員邵音音追憶陳云裳時,評價她講義氣。為報答知遇之恩,她婚后曾以零片酬復出,接拍了張善琨制作的《月兒彎彎照九州》及《滿園春色》。她最佩服陳云裳「不留戀」的心態——在香港的70年,陳云裳幾乎沒再公開露面,直到2016年,丈夫湯于翰去世后一年,陳云裳也離開人世。
肆
1949年,大江大河,原有的階層被打破,普羅大眾對帶有戲曲元素的電影感覺更能接受一些。
海峽兩岸三地,紛紛進入戲曲電影時代,花木蘭也回到了最初的形態:唱。
新中國最有名的花木蘭,就是表演藝術家常香玉,尤其是那句“劉大哥講的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閑……”幾乎成了豫劇的代表,其實,這背后還有一個「新中國花木蘭」的家國故事。
常香玉的《花木蘭》唱響是在1951年,抗美援朝初期,從朝鮮戰場傳來消息,我軍某高地遭受百余架敵機喪心病狂的狂轟亂炸,全連戰士壯烈犧牲。當時年僅28歲的常香玉,聽到廣播后輾轉反側,悲憤難眠。
次日一早,她對丈夫陳憲章說:“咱倆是經歷了舊社會的藝人,是新中國使我們挺直了腰桿。現在美國發動侵略戰爭,企圖扼殺咱新中國,朝鮮戰場上志愿軍打得很艱難,咱能不能為他們做點事?”
陳憲章說:“我們武器裝備落后,美國就是憑著先進武器才這么猖狂的,咱就想辦法為志愿軍捐一架飛機吧!”
就這樣,夫妻倆決定用義演募捐的方式為志愿軍將士捐獻一架戰斗機。
在當時的西北局負責人的支持下,常香玉拿出多年積蓄,又賣掉一部卡車和自己的房子,把三個不滿10歲的孩子送到托兒所,并公開宣布:劇社的演職員不拿一分錢報酬。
演出的主要劇目,就是《花木蘭》,那句“誰說女子不如男”,和正在醞釀中的1954年婚姻法背景特別貼合,【婦女能頂半邊天】的進步思想,讓它走到哪里都引來女性觀眾的歡迎。
當時一架噴氣式戰斗機的價格按當時的幣值是15億元,常香玉連軸轉演出了180多場,募捐到了15.27億元,為赴朝作戰的志愿軍捐獻了一架戰斗機。
這架飛機,有沒有想起之前那位扮演過花木蘭的女飛行員呢?花木蘭,似乎總和戰斗機息息相關。
更巧合的是,一個叫做霞浦的小縣城,也捐出了一架戰斗機。
這個小縣城,宿命般的就在福建寧德。
1958年,《花木蘭》被改編成了豫劇電影。據不完全統計,到1958年止,觀看豫劇電影《花木蘭》的觀眾人數達到了 1.14 億人次。這個數字達到了當時受歡迎的故事片如《白毛女》、《渡江偵察記》、《上甘嶺》等的觀眾人次。
海峽的另一邊,是香港邵氏為臺灣打造的《花木蘭》,主演是當時的影后凌波。
凌波的身世和常香玉一樣悲慘,她從小就大伯父以20美元賣到廈門當養女。
凌波于2005年《臺灣聯合報》受訪時說:
我沒有童年,很小就賣給人做丫頭了嘛!大概十歲之前就賣了,小時候挨罵、挨打,還挨餓呀!養母對我不好,平常飯都是我煮的,有次她打我,把我給打傻了,連煮飯要放多少米,我都忘了,這下又挨罵了。我上小學時,沒有制服穿……
十五、六歲的時候,凌波養母收了一位菲律賓華僑施先生的錢,強迫凌波成為二奶,兩人在一起一年多,生了一個兒子,施先生大部分時間在菲律賓,有家室。
直到1962年,凌波被邵氏簽約,才擺脫這段被當情人的不堪經歷,而一直到2003年,凌波在深圳與失散半個多世紀的胞弟重逢,才知道自己真正的名字,黃裕君。
因為之前一直在幕后代主角唱黃梅調歌曲,大導演李翰祥選擇了她在邵氏的《梁山伯和祝英臺》里演主角梁山伯,邵氏宣傳部副主任何冠昌,就是成龍的「干爸爸」,嘉禾影業的創始人,幫她改了個藝名,叫凌波。
梁祝的所有唱段都來自于作曲家周藍萍。他作的全片黃梅調插曲,曲曲動聽,大人小孩皆瑯瑯上口,片中的《十八相送》、《訪英臺》、《樓臺會》等已成永恒經典。
現在傳唱最多的,是周藍萍寫的《綠島小夜曲》。
沒想到,《梁?!吩谂_灣火了,許多影迷連看多場,看四五十遍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一大媽連看了140多場。當凌波到臺灣參加金馬獎頒獎典禮的時候,當時才一百萬人口的臺北,大約有十八萬人請假或蹺班,只為一睹梁兄風采。
導演李安當年才九歲左右,觀此片哭得一塌糊涂。多年以后,當他導演的《臥虎藏龍》榮獲200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時,李安就說,他借鑒了《梁祝》的一些技巧和場景。
趁熱打鐵,邵氏又上馬了《花木蘭》,除了20年代他們拍過一次,還因為這個角色也是女扮男的反串,非常適合凌波,不用說,自然也是相當受歡迎。
1964年的金馬獎已經預訂發給凌波了。
不幸的是,這一年發生了神岡空難,邵氏最大的競爭對手——電懋公司董事長陸運濤以及多位高管、臺灣電影制片廠廠長龍芳、聯邦電影公司董事長夏維堂等人都在飛機上,全部遇難。
因為這一事件,當年的金馬獎停辦,而邵逸夫則成了此次懸案的嫌疑人之一——經過現場勘查,發現有兩支手槍遺落在現場,飛行員林宏基右頰有個小洞,左邊臉被炸掉一半,顯然是被人近距離開槍所致。衣服也有被撕裂的痕跡,說明曾有過搏斗。
種種跡象表明,這就是一起劫機事件。
直到1968年,凌波終于以《烽火情》獲得金馬影后,不過,《花木蘭》還是獲第11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第12屆亞洲影展才藝特別獎。
在《花木蘭》片場,凌波遇到了未來的丈夫金漢,兩人自此一見傾心。當時邵逸夫十分反對這門婚事,他認為旗下女星結婚會影響票房,但是凌波毅然不顧老板的反對,堅決選擇結婚。
金漢幫凌波打官司,要回了大兒子施永輝,兩人后來又有了兩個兒子,二兒子畢國智就是《海南雞飯》的導演。
從悲慘顛沛的童年,到因花木蘭大紅大紫,再到和真愛廝守終身,常香玉和凌波,兩個花木蘭,幾乎走出了相似的軌跡。
伍
到了90年代,戲說歷史的港臺歷史劇成為主流,花木蘭自然是最好的主題。
先是有了《天地奇英之花木蘭》,主角是臺灣武打女星楊麗菁。
1988年,楊麗菁接替楊紫瓊出演電影《皇家師姐之雌雄大盜》,一夜成名。因此被稱為楊紫瓊接班人。之后又出演了皇家師姐系列動作片,當然大陸觀眾最熟悉的,還是她在《鐵齒銅牙紀曉嵐》演的莫愁。
楊麗菁拍過多部武打戲,身手敏捷,功夫非常好,花木蘭里也有大量的動作戲,可以說十分適合花木蘭這個角色。據說拍攝《天地奇花之花木蘭》時,因為吊威亞的鋼絲突然斷裂,她從五米多的高空中掉下來差點喪命,如此拼命,也讓她贏得了不少知名度。
不過讓人感到遺憾的是,在香港和內地拿下比較令人羨慕的知名度后,楊麗菁在生活上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身體上傷害是嚴重的,因為常年當女打星,給身體造成了很大的損傷:臉部割傷,膝蓋骨暴裂,手臂腿部傷痕累累,她還曾被拳王周比利踢昏過去。
周比利是什么人?是當年和吳京拍對手戲都能打傷對方的厲害角色。
在拍攝《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時候,楊麗菁的牙齒被打掉,椎間盤移位突出,從臀部一直萎縮,這讓她不得不息影練瑜伽。
在感情上,楊麗菁也走得也相當坎坷。
在國光劇藝實驗學校讀書的時候,楊麗菁和演員李志奇展開了一段純純的初戀,兩人郎才女貌實力相當,是旁人眼中天造地設的一對。
可青澀懵懂的初戀,能走到最后的愛侶寥寥無幾,楊麗菁和李志奇終是沒有逃過「初戀短暫」的魔咒。
后來,楊麗菁又遇到了一位日本男子,兩人幾頓飯下來,就確定了戀愛關系。
不過這段戀情也沒有持續太久,因為楊麗菁無意中發現對方竟暗自挑逗她的女性朋友。
楊麗菁維持最久的一段戀情是14年,最初相識時,男方家境普通,是楊麗菁陪著他一路打拼,全力支持他,才讓他迎來了億萬身家的輝煌。
可他就像《三十而已》中的梁正賢一樣,只談戀愛不談婚姻。時間久了,楊麗菁的耐心和愛也一天天被耗光,她已經四十歲,實在是耗不起。
分手后,楊麗菁選擇了冷凍卵子。
沒多久,小她13歲的龔偉倫就走進了她的生活里。龔是一名議員,本來是很多人都看好的事情,結果走向了反面,龔不但三番五次跟楊麗菁借錢,還跟其他女生保持著不正當的關系。
楊麗菁只能選擇分手,沒想到龔偉倫跟媒體爆料楊麗菁整容,被人包養,還經常深夜打電話恐嚇楊麗菁,甚至還要放出和楊麗菁的床照和視頻。
經過一輪輪折磨,楊麗菁,這個最能打的花木蘭只能退出影壇了。
真正戲里戲外都豐收的,還是1999年臺灣楊佩佩工作室與湖南經視合作拍攝的袁詠儀版《花木蘭》。
電視劇版《花木蘭》分為上下兩部。
第一部講述了袁詠儀飾演的花木蘭代父從軍,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的故事。在袁詠儀的演繹之下,花木蘭嫉惡如仇講義氣,贏得了廣大軍營兄弟們的尊重,還邂逅了趙文卓飾演的大將軍李亮。
第二部《花木蘭》講述了花木蘭離開戰場過上家庭生活的故事。
戰場上驍勇的女英雄,遇到充滿人間煙火氣的瑣碎事務,面對婆媳關系、夫妻關系,卻是最不擅長的部分。趙文卓飾演的李亮化身【寵妻狂魔】處處維護,更是圈粉無數。
劇中袁詠儀與趙文卓兩情相悅,拍戲時,袁詠儀卻「怕極了與趙文卓對戲」,她曾笑著回憶道:“他怕我不會作反應,所以拍戲會來真的。張智霖探班時的第一句話就是問我【有沒有被打?】”
正是因為二人真實的演繹,【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才更為生動飽滿而深入人心。時至今日不少觀眾回看經典,仍然好評連連:袁詠儀版花木蘭和趙文卓版李亮真是經典!
當然,這部電視劇里還有很多經典人物,本劇陣容異常強大,臺灣演員有焦恩俊、李立群、李志希,香港有袁詠儀、孫興、鄭佩佩、關禮杰,內地則有趙文卓、陳寶國、張鐵林、岳躍利等。
全劇最圈粉最好玩的就是孫興的蘇吉利了,也就是灶神。一開始他好吃懶做,還愛打木蘭的小報告,不過后面意識到自己喜歡木蘭的時候,開始改變自己,盡力幫助木蘭,就算不能當神仙也無所謂。這個角色,和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里的木須龍簡直是一模一樣的。
袁詠儀的經歷也并不平坦,本來是港姐冠軍,當時她得了冠軍之后爭議不小, 觀眾都說她是「最丑港姐」。
得了港姐冠軍后,袁詠儀經歷了不到一年的低潮期,就以火箭一樣的速度迅速躥紅。
1992年,21歲的袁詠儀拍了人生中第一部電影《阿飛與阿基》,拿下了第二年的金像獎最佳新人獎。93年,袁詠儀出演了爾冬升執導的《新不了情》,在里面飾演一位和阿杰相愛卻又面臨生死訣別的絕癥患者,一舉拿下了94年的金像獎影后。
連著兩年又是新人又是影后,袁詠儀很強勢……但這還沒完,第二年憑借和張國榮合作的《金枝玉葉》,她又拿了一個金像影后!
然而從那以后,一直到出演《花木蘭》之前,袁詠儀都沒動靜。
原因是被成龍封殺。
成龍在自傳中提到和某位女星合作,拍完戲后請女方補配音幾句對白,沒想到被拒絕。一怒之下向香港導演協會投訴,沒想到其他多位導演也有同感,甚至決定集體封殺這名女星,最后女方只好去大陸拍電視劇。
成龍寫到:“我不理她了,后來在導演會開會的時候,我說‘我投訴一個人,她是這樣子,兩句對白都不來’。馬上另外一個導演講‘對啊,上次她在我這個戲怎么怎么’,在場導演全部聽見了,以后她馬上在電影圈消失。這個人,現在就在國內拍一些電視劇。”
后來,成龍在選演員時就更多考慮新人,在他看來,新人不僅片酬不高,服從指揮,最重要的是他們工作的態度更加努力。
那部片子就是《霹靂火》,女星就是袁詠儀。
直到 2017 年的一場飯局上,袁詠儀與成龍再度相聚,兩人一笑泯恩仇,成龍還送給袁詠儀電影《霹靂火》的底片作為禮物?!?/p>
少年得志的袁詠儀確實很得罪人,吳君如第一次見她時覺得她“沒大沒小,說話太大聲”,氣得想扇她耳光。后來袁詠儀也承認,自己當時有點太狂,情緒一波動再加上本來脾氣就不好,處處與人樹敵。外界盛傳她和所有對戲的女演員都談不來,好多談得來的朋友和工作都因此失去了。
袁詠儀的脾氣火爆跟她從小的生活環境有關,家里九個人都是警察,爸爸又特別寵愛她,走到哪里都要抱著的那種,所以她的性格才會這樣直來直去。順便說一句,因為香港警察很多山東人,所以袁詠儀雖然不會說,但能聽懂山東話。
有演員爆料說,袁詠儀在拍戲時,經常罵周圍的人,連別人從窗戶里探頭看都不行。「持靚行兇」,說的就是她。
不僅是脾氣差,因為愛慕虛榮,年紀輕輕的袁詠儀也陷入到【包養丑聞】中,她自己就承認過,不但曾經被剛剛逝世的澳門賭王何鴻燊包養過,還曾被香港地產神童羅兆輝包養過。
雖然后來羅兆輝破產后自爆和劉嘉玲、周慧敏麥家琪、Danielle和MaggieQ等9位女明星都有風流往事,但他真正在意的恐怕還是袁詠儀。羅兆輝被甩后,就向媒體爆料來報復袁詠儀,說自己曾50萬港幣一個月的價格,包養港姐冠軍袁詠儀。不僅如此,他還給張智霖打電話,破壞二人的感情。
為了挽回,羅兆輝還把袁詠儀推薦給了自己好哥們周星馳,這才有了之后的《國產凌凌漆》。
周星馳和羅兆輝鐵到什么程度呢?
出演《百變星君》的孫佳君,本來是周星馳的緋聞女友,甚至向太爆料,孫佳君直接進了周星馳的房間,最后卻被周星馳介紹給羅兆輝當了女朋友。
97年一場金融風暴令「神童輝」的命運遭到改寫,2000年12月因為破產,羅兆輝在游艇上燒炭自殺,后來被救活,但被搶救回來的羅兆輝開始瘋瘋癲癲,神志不清。直到 2011年在東莞去世。
據知情者爆料稱,羅兆輝手上私藏女星們的性愛錄像帶,是當年羅兆輝在房間及廁所裝上閉路電視,偷拍與女伴交歡過程的影片,隨時可能像「艷照門」一樣爆發。
這里面恐怕也有袁詠儀。
這一代的電視花木蘭,感情上的戰斗史可真復雜。
陸
很多人對花木蘭的好感,還是來自于1998年迪士尼版的動畫片。這部動畫片不但中國人愛看,外國人對花木蘭的喜愛并不亞于中國人,海外媒體對12位迪士尼公主進行最終排名,花木蘭多次位居第一名,甚至超越《冰雪奇緣》愛莎。
《花木蘭》的制作開始于1994年,1994年5月26日,克林頓宣布繼續延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中美兩國交往更頻繁,迪士尼動畫派出了一群藝術家巡訪中國三個星期,實地取景拍攝。參觀了北京,大同,洛陽,西安,嘉峪關,敦煌和桂林,進行了攝影和素描。
在設計期間,設計人員也參考了很多中國畫家的作品,他們甚至在洛杉磯唐人街找到了中國畫家陳全勝和葉毓中的連環畫。
影片上映的時間也很有講究,放到了1998年克林頓訪華之后。
而參與中文版配音的,都是當年正紅的女星。
大陸版《花木蘭》的配音是許晴,香港版是陳慧琳,臺灣版則是李玟,只是因為影片里的歌連李玟都覺得難唱,找來了和許晴聲音有點像的葉蓓。
不過小朋友們難以忘記的,還是陳佩斯配音的木須龍,和讓人出戲的成龍大哥。
沒有這部當年大火的動畫,也就不會有今天劉亦菲的這版真人《花木蘭》。
10年后的2009年,趙薇和陳坤版的《花木蘭》又火了一把。
不過這次是褒貶不一,兩人的粉絲當然贊美偶像的演技,以及對花木蘭個人情感的挖掘。
但批評的人則認為,陳坤飾演的七王子和趙薇的「為愛出征」沖淡了家國因素,連清代女詩人顧春都說:何用琵琶寄恨余,和親故事自應除。
這個版本里,陳坤最后換得和平的方式竟然是靠與公主聯姻。
在戲外,趙薇也和花木蘭一樣大風大浪,從軍旗裝事件到被潑糞,從毆打孕婦到男女雙修,一直到和老公黃有龍被證監會處罰,每次都能爬起來,走得更遠。到底是趙薇命硬,還是演了花木蘭之后沾染是非,誰能說清呢。
到了劉亦菲接棒花木蘭這個形象的時候,更是經歷了大風大浪。
這兩年,劉亦菲一會兒因為言論被DISS,一會兒因為定妝照被內網痛批……最新的爭議是,因為鳴謝對象,又被東南亞抵制。
甚至有人連劉亦菲的家庭出身、上學成績、變性傳聞、被包養緋聞等等都又翻了出來。還有人陰陽怪氣地說,她是美國人。
唯獨忘記了,她是武漢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