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南方日報》報道 在廣東省連州市星子鎮煙站的專業化分級區里,大片的桔黃色煙葉鋪滿了整個桌面,專業分級員們正在忙碌地進行著散葉分級。
從8月1日起,星子鎮的煙農便陸續不斷地將自家種植烘烤的煙葉,送往煙站進行交售。近年來,烤煙種植成為了星子鎮農民的支柱產業之一,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
特別是隨著農綜改的深入發展,土地資源整合和資金整合的成果迅速呈現,星子鎮涌現出一大批烤煙種植大戶,馬嶺村、唐屋村等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烤煙種植致富村。
產業壯大
星子烤煙種植面積占全市77%
曬煙曾經是星子非常輝煌的產業,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星子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種植曬煙,在每年的曬煙季節,處處可見在曬的煙和曬煙的煙農。但隨著國家對煙葉的管制和市場對煙葉品質要求的提高,曬煙便迅速減少,漸漸僅剩零星種植。
2004年,連州市煙草分公司開始在星子試種植烤煙,烤煙便成為星子主要的煙葉種植品種,星子同時也是連州市烤煙種植的主產區。烤煙收購價格穩定,隨著烘烤技術日漸成熟,烤煙種植漸漸成為當地農民的支柱產業,農民致富的重要源頭之一。
2017年,星子鎮烤煙種植面積4108畝,占連州市烤煙面積5400畝的76.07%,比上年增加386畝,增長10.37%;完成合同收購任務11494.4擔,產值達1386.2萬元,加上煙草行業對煙農的補貼360多萬元,收入達1750多萬元。
2018年,星子有9個村委會、25個村民小組共178戶農民種植烤煙,共簽訂烤煙生產收購合同4032畝,占連州市烤煙種植合同5230畝的77.09%。其中四方村委會烤煙種植面積近1400畝,僅唐屋一村烤煙種植面積就達960多畝;東紅村委會的馬嶺村,是最早種植烤煙的村小組之一,現在和唐屋村一樣都是遠近聞名的烤煙種植致富村。
隨著農綜改的深入發展,土地資源整合和資金整合的成果迅速呈現,星子鎮不斷涌現出大批的烤煙種植大戶。2018年,星子鎮種植烤煙的煙農達到178戶,其中種植面積50畝以上的大戶有16戶,達到100畝以上的有3戶。
連州市煙草分公司每年會根據煙葉生產發展整體布局調整需要、煙農種煙積極性、農戶耕作水平和實際單產等方面情況,靈活調整各鎮的種植面積和煙葉收購計劃任務。從星子烤煙種植面積占比的逐年提升,不難看出星子鎮的烤煙產業正逐漸成長壯大。
條件優異
紫色土成為種植關鍵
作為連州市烤煙種植的主產區,星子又有著怎樣的優勢呢?
“星子鎮獨特的氣候、土壤都十分適合種植煙葉。”星子鎮煙站站長王小偉介紹,“星子鎮的煙區土壤類型以牛肝田和紫色土為主,紫色土含有豐富的磷、鉀等元素,正是種植優質烤煙的理想土壤,其種出的煙葉具有成熟度好、顏色桔黃、厚度適中、香氣細膩等諸多優點。”
中國煙葉根據部位、顏色、色度、成熟度等指標共分為42級。星子鎮結合當地實際,出產的煙葉共有10級。王小偉介紹,“目前星子鎮出產的煙葉以中桔二級別為最佳,烤煙收購普遍價格為13元/斤,而中桔二級別的價格則高達17.9元/斤。”
每年的3月初,星子煙站便開始發放煙苗,煙苗移栽前要求煙農打深穴、深栽苗,按要求干施基肥、有機肥及相應病蟲害防治,做好育苗人員分工安排。制定《2018年煙苗供應大田種植分配明細表》,實現煙站生產員指導輔導員,輔導員駐點育苗戶管理模式,明確分工,責任到人。
煙苗移栽期間,制定《2018年度大田生產階段人員安排表》,實行煙站人員駐點種植戶管理模式,落實種植戶煙苗大田移栽及田間生產管理制度。移栽完成當天進行大田覆膜,及時防御好大風、冰雪、大雨等自然災害帶來的田間煙苗損失。
到了5月底,煙農們便忙碌著摘煙葉,長得翠綠的煙葉被摘下后,經過分類編煙運往烤房。經過長時間的烘烤后,煙農們再將烤好的煙葉去青、去雜,并通過專業化分級隊的指導,進行初分級、打捆,然后再送往煙站。煙站則會對送來的煙葉進行專業化分級、定級,再送往指定的復烤廠。
而為了進一步提高采摘、烘烤水平和質量,連州除了舉辦煙葉烘烤技術培訓班之外,還安排了技術指導員深入田間地頭與煙農面對面進行科學采摘技術培訓與指導。王小偉介紹,“每個月,技術指導員會針對烤煙種植、烘烤的不同階段進行技術傳授及精心講解。”
致富增收
煙農年收入翻了5倍
星子烤煙產業蓬勃發展,除了優越的自然條件之外,農戶的積極主動同樣是關鍵的推動因素。近年來,烤煙種植成為了當地農民致富的重要源頭之一,幫助農民致富增收。
根據《連州市2018年煙葉生產管理實施方案》,2018年度市煙葉生產管理辦公室依據煙農交售煙葉的實績情況,從計提的獎勵金總額中提取約35.5%金額,對完成任務達到98%(含98%)以上的各種煙農戶進行獎勵。
同時,為了鼓勵煙農種出和交售高質量的煙葉,將根據煙農所交售上、中等級別煙葉的情況,分別進行不同檔次的獎勵,即每交售一擔上等煙葉獎勵50元、每交售一擔中等煙葉獎勵30元。
不僅如此,2018年度的煙草行業扶持實行產后補貼。煙農在簽訂煙葉種植收購合同時,須按照成本價格預交每畝約550元的生產物資款,同時享受煙草分公司提供的配套肥料(包括有機肥)、地膜、煙苗等物資。在煙葉收購結束后,會根據煙農交售煙葉的實績情況進行補貼。
今年47歲的黃雙星是星子鎮水源村委會檜沖村的煙農,有著6年的種煙經驗,目前種了40畝的烤煙。到了每年的5月,他便開始忙碌起摘煙葉、運煙、烤煙。
黃雙星所在的村有5個烤房,他本人種植的煙葉需要50日的時間才能全部烤完,“烘烤一烤煙葉需要7—8天的時間,每烤煙大約14—15擔,而我種的40畝煙葉需要進行6—7次的烘烤。”
經過長達50天的烤煙后,黃雙星迎來了豐收的喜悅。去年他種植的30畝烤煙,銷售收入再加上補貼,總收入達到15萬元,今年40畝預計收入20萬元。
這在之前是無法想象的。“在種植烤煙之前,我主要種植蔬菜,每年的收入僅有2萬—3萬元,如今的收入翻了5倍。”黃雙星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