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南澗消息 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圍繞念好“山字經”、打好“特色牌”、舞活“產業鏈”的發展思路,鞏固“一片煙”產業支柱地位,輻射帶動其它產業融合發展,發揮煙草經濟在“脫貧攻堅”和振興鄉村戰略中的重要支撐作用,增強扶貧造血功能,促進群眾增收增效。
烤煙產業助力新農村建設,振興鄉村戰略
一是夯實烤煙產業發展思想認識基礎。自80年代初南澗烤煙種植以來,煙葉產業一直是南澗農業產業發展中的主導產業,對農民收入和財政增長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煙葉產業惠及全縣1.6萬多戶5萬多農民的生產生活,成為了全縣“短平快、廣譜惠、廣覆蓋”的重要農業支柱產業。南澗夯實從烤煙產業發展思想認識基礎,繼續鞏固紅大“一縣一品”種植,2015年至2018年,全縣共種植烤煙面積20.42萬畝,收購煙葉55.82萬擔,實現煙農收入8.664億元,累計上交煙葉稅1.91億元;全縣2017年有708戶在車建檔立卡貧困戶種煙6257畝,累計交售煙葉16922.53擔,實現售煙收入2688萬余元,畝均收入4296元,戶均收入37966.10元;2018年,96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紅大烤煙8846畝,戶均種植面積9.14畝,收購烤煙2.39萬擔,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種煙收入3859.39萬元,均價達32.28元/公斤,增加補貼收入約200萬元,畝均收入4362.86元,戶均收入39869.70元,為農戶擺脫貧困、步入小康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
通過種煙蓋起了小洋樓
二是夯實烤煙產業發展種植資源基礎。繼續在“基本煙地、基本煙農、基層隊伍”三個方面加強努力。科學規劃基本煙地15.22萬畝,在適宜烤煙產業區域的規劃烤煙種植保護基本煙地,確保滿足20萬擔左右煙葉生產所需要的基本煙地,全面貫徹生態、環保、節能的理念,實現煙葉的清潔生產,提高煙葉的安全性,保護煙區土壤和生態環境。并通過“2260”高端特色煙葉開發項目,加大煙水、煙路、煙房等基礎設施配套,夯實煙葉可持續發展基礎;穩定煙農隊伍。培育“以煙為生、精于種煙”的職業化煙農隊伍,普遍開展煙葉生產技能培訓和相關業務知識培訓,提高煙農素質,加快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種煙穩定的新型職業煙農;加強基層隊伍建設。加強以鄉鎮、煙草、村委會等基層隊伍建設,加快提高基層隊伍整體水平和素質,從思想上、政治上、業務上加強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努力建立一支業務精、作風扎實,能擔當實現煙葉生產可持續發展的基層隊伍。
煙豆套種,助農增收
三是夯實煙葉產業發展組織保障基礎。加強領導、發揮烤煙協調辦的職能作用,科學制定全縣烤煙年度規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出臺年度煙葉生產考核獎懲辦法,進一步明確行政和企業職責,形成合力,細化工作、量化任務、強化考核,從組織保障上、考核獎懲上努力使南澗“十三五”煙葉生產再上新水平。
四是夯實煙葉產業發展技術保障基礎。繼續鞏固“2260”高端特色煙葉開發示范引領成果,組裝集成“立體綠色煙葉種植技術”,加強生物防治技術研究,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煙葉種植。并注重對烤煙產業與“水晶碗豆”等作物間套輪作技術研究,從理念和技術兩方面,通過講座和現場觀摩等措施,對煙區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煙農進行培訓,建立一支能夠指導和服務當地烤煙以及大農業生產的人才隊伍,為夯實煙葉產業發展、振興鄉村戰略提供技術保障基礎,確保南澗煙草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