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10月5日,天空飄著蒙蒙細雨,在云南省大理州南澗縣得勝煙站門口,記者見到了開著三輪車來賣煙的南澗鎮小軍莊村委會大瓦臘上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自正平,他手持煙草部門發的煙農信息管理卡,在大門口的煙葉進站門禁管理信息系統一刷,他今年的種煙合同號、合同量和種煙面積就一目了然。
南澗紅大均質化提升
金黃葉變“黃金票”已打入我卡中
老自將煙拉到指定1號線后,就可以輕松地坐在煙農休息區邊等待邊通過監控視頻察看煙葉專分散收全過程。而另一邊的煙葉分級區的封閉環境中,煙站的專業化分級人員正忙著對樣分組分級。如果對等級劃分無異議,老自的煙就可以過磅入庫,整個賣煙過程就完成了。他高興地說:“這幾年推行的約時定點定量交售省時省心,一到站就能馬上交售,一個多小時我的一車金黃葉賣完了就變成‘黃金票’啰!,遇到這樣的下雨天也不作難了。這要擱前幾年,在煙站等一整天都賣不完。今天是最后一次賣煙,粗略一算,8畝煙葉賣了3.9萬多元,平均每畝收成有4900多元。”在當地,像自正平這樣靠種煙葉收入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的農戶不在少數。
喜人的金黃葉
煙農金秋喜獲豐收
據了解,2018年,全縣72個村委會512個組5138戶種煙5.01萬畝(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68戶種煙8846畝),收購煙葉13.52萬擔(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39萬擔),占計劃的100%,上等煙比例達60.54%,均價32.01元/公斤(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均價32.28元/公斤),實現煙農收入2.164億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種煙收入3859.39萬元),畝均收入4319.66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畝均收入4362.86元),戶均收入42120.49元(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收入39869.70元),實現煙葉稅收4761.13萬元。為全縣保民生、保穩定、保增收奠定堅實基礎,助力脫貧攻堅。
談及種植煙葉的經歷,自正平抖落滿身的灰塵,倚著自家三輪車,打開了“話匣子”。
自正平種植煙葉近20年。過去,煙農獨自育苗,一家就有兩三個品種。如今,統一商品化育苗,按照工業需求種植紅大品種,從2008年至今實現“一縣一品”,煙葉質量不斷提升。同時,機械化移栽、專業化分級、綠色生物防治等先進技術的普及,大幅降低了用工成本。
南澗縣以構建縣域發展產業,培植特色優質品牌為核心,以“2260”高端特色煙葉開發、打造“南澗紅大”品牌、增加煙農收入為目標,圍繞念好“山字經”、打好“特色牌”、舞活“產業鏈”的發展思路,堅定不移地鞏固和加強“一縣一品”建設,做到質量和效益上做“加法”、生產成本控制上做“減法”、改革創新上做“乘法”、精益管理上做“除法”,并輻射帶動其它產業融合發展,增強扶貧造血功能,促進群眾增收增效。南澗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吳航介紹到。
縣局(分公司)主要負責人劉應海介紹:南澗縣以高端特色煙葉開發、煙葉資源配置、綠色煙葉種植為契機,堅持“一縣一品”紅大種植,通過土地流轉、示范帶動、政策扶持、技術指導等措施,強化專業化服務,推行烤煙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專業化分工、信息化管理,提升烤煙科技含量,為煙農提供各環節技術服務指導,達到“減工降本、提質增效”的目的,促進烤煙增產煙農增收。
“別小看這小小的金黃葉,它能給我們帶來‘黃金票’呢!我家的收入中,大部分就是靠烤煙呢!”……正在交煙的其他煙農們七嘴八舌地對記者說。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