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四川大涼山,遭受著高溫干旱的“烤”驗。連續多日,當地溫度穩居30攝氏度以上,滴雨未下。
5月16日晚上6點多,太陽已經西斜,但熱浪仍未散去。涼山彝族自治州會東縣松坪煙葉工作站里仍然人頭攢動,一派忙碌景象。松坪煙站站長石惟祥拿著擴音器,一邊維持現場秩序,一邊向前來取水的煙農強調:“大家排好隊,不要急,水不夠我們再去拉。晚上7點之后給煙株灑水,能讓煙葉的水分保持時間久一些,不會那么快蒸發掉。”
“幸虧站上用運水車幫我們拉來了‘救命水’,這下煙苗能再堅持十來天了。”松坪鎮大地村煙農彭世云一邊用塑料桶從運水車上接水,一邊對旁邊的煙技員許順明說。許順明接過話茬說:“我們已經連著拉了十幾天水了。”
當天,彭世云和妻子把自家能用的裝水容器都用上了,然后一人用燒水壺,一人用水瓢,小心翼翼地把水澆到每株煙下面,生怕浪費了一滴水,因為他們知道每一滴水都來之不易。為了給大地村50多畝干旱的煙田輸送水分,松坪鎮黨委政府、松坪煙站5月16日協調到當地施工單位運水車2輛,組織了30輛機動三輪車,帶領30余戶煙農260余人抗旱保苗。
今年5月以來,涼山州境內氣溫較往年明顯偏高,降水量明顯偏少,50多萬畝煙田嚴重缺水,田間煙苗亟待澆灌,特別是會東、會理等煙區,已連續50多天無有效降雨,煙區“喊渴”。截至5月21日,全州煙葉受旱面積達50.47萬畝,其中重旱12.83萬畝。
面對干旱天氣,涼山州委州政府、涼山州煙草專賣局(公司)以及廣大煙農迅速行動起來,以最堅決的態度、最有力的舉措,全力以赴抗旱保苗,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抗旱保苗攻堅戰。
“旱情牽動著涼山州各級黨委政府和煙草部門的心。為做好抗旱保苗工作,將煙農損失降到最低,涼山州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由涼山州局(公司)及相關部門組成煙葉抗旱救災工作組,深入旱情較重的煙區指導抗旱保苗工作。”涼山州局(公司)局長、經理郭明全介紹道。
為做好抗旱保苗工作,涼山州各級黨委政府積極投入抗旱資金222.2萬元,引導煙農抗旱保苗;涼山州局(公司)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安排抗旱資金190萬元,用于抗旱物資補貼。目前,涼山州已完成41.59萬畝煙田病毒病統防;涼山州局(公司)與涼山州氣象局、第三方專業氣象服務單位密切聯系溝通,及時了解天氣變化動態,做好應對工作。
“現在,涼山各個煙葉產區都迅速行動起來了,想辦法、找途徑,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加強技術指導,做好查苗補缺,及時蓋膜補膜,加強水肥管理,提高煙苗成活率。同時,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和統防防治,確保煙株健壯生長。”涼山州局(公司)副經理馮長春介紹,全州10個產煙縣市積極引導和發動煙農抗旱自救,力爭把干旱影響降到最低。
在會東,針對旱情較重且無水源保障的地區,會東縣委縣政府與會東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統一組織運水車輛、配備抗旱設施設備,因地制宜采取蓄、引、抽、截流等措施,強化抗旱水源統一管理和調配,全縣投入抗旱資金100余萬元,組織抽水機8000余臺、運水車100余輛,建立流動供水點,充分發動廣大干部群眾,利用清晨和傍晚的時間為煙農供水保苗。
在會理,行業近幾年投資建設的蓄水池、水窖、溝渠、新能源提灌站等煙基工程在今年的抗旱保苗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會理縣太平鎮大河村,當地煙農利用行業投資600余萬元興建的太陽能提灌站進行引水灌溉,解決了當地113戶農戶2611畝土地用水問題。
在鹽源,鹽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在多年探索的基礎上,于去年成功試點烤煙滴灌技術。這一技術將水和肥料混合,利用滴管對烤煙灌溉的同時進行輔助施肥,及時有效地滿足煙苗水、肥需求,提高肥料利用率。今年以來,鹽源縣委縣政府推出補貼政策,在6000余畝煙田推廣實施滴灌技術。煙農減少了勞動用工,煙株水分需求也得到了保障。
“干長根、濕長葉。只要煙葉頂過了干旱,就長得很快,收入不會受多大影響。”5月18日上午,在寧南縣西瑤鎮把口村,煙技員何大才正在指導煙農齊興珍用硝酸鉀給煙苗補水、補肥。在寧南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各級干部、煙技員主動放棄節假日,入戶到田指導煙農科學開展查苗補缺、補肥保苗;統一調劑水庫、壩塘等資源,全力開展抗旱保苗工作,全縣特別缺水的3萬多畝煙葉旱情得到緩解。
在普格,普格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為了保證適時移栽,把抗旱工作與精準扶貧工作同部署同落實。今年普格縣煙基辦采購了7000余卷膠管等抗旱物資,對全縣較為干旱的煙區進行援助,在全縣的抗旱移栽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他們大力宣傳抗旱保苗過程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榜樣力量,堅定廣大煙農抗旱信心。
目前,在涼山州委州政府、煙草部門和廣大煙農的共同努力下,當地旱情已經得到有效緩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