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云南大理,已經有些炎熱,一如煙農熱切的希望。
蒼山腳下、洱海岸邊,萬畝連片的煙田里煙葉迎風搖曳,仿佛是一片綠色的海洋;在祥云縣下莊鎮下莊社區,以煙草水源工程為依托的農業示范區效應逐漸顯現,產業鏈不斷拓展;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煙草專賣局(公司)物流園內,一批批已經被加工好的農特產品與卷煙一道,正陸續被送至零售客戶與消費者手中……
于大理州局(公司)而言,助農增收,不僅是煙區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更是為全州6萬戶煙農尋找發展路徑、搭建致富橋梁的必然要求。
正如大理州局(公司)局長、經理樊在斗所說:“我們按照國家煙草專賣局和云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的要求,服從和服務于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大局,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讓‘以農為本、促農增收’的理念和‘高原生態、質量第一’的產品定位真正落地生根?!?/p>
基于此,一幅煙農增收新時代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品牌立起來
“自2018年12月接單后截至今天,我們的煙農增收產品銷售訂單已經超過1.82萬單,累計銷售金額突破1329.14萬元。”6月16日,在大理州云香萃煙農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李海波一邊指著大屏幕上的實時數據,一邊高興地向記者介紹道。
更令李海波感到興奮的是,由煙草和聯合社共同探索打造的11個具有大理地方特色的煙農增收產品(羊肚菌、大球蓋菇、姬松茸、象牙軟香米、六合紅米、藜麥等)已經走出云南,逐步走向湖南、廣西、江西、四川等省外市場。
從“深山無人知”到“家喻戶曉”,培育自主品牌打造煙農增收新優勢是關鍵。
2018年,大理州局(公司)引導全州12個縣(市)煙農專業合作社組建成立了云香萃煙農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積極探索構建“聯合社+成員社+煙農”的組織運營模式和惠農機制,把合作社建設成為多元產業集約化經營的新型主體、煙農增收的重要平臺。
“成員社負責基地生產,聯合社負責協調、整合、挖掘煙農增收項目資源,并尋找相關市場訂單?!痹诖罄碇菥?#xff08;公司)生產科科長余世忠看來,擁有自主品牌是“走出去”的第一步,而產品的“質量”與“特色”則是基礎和保障。
一方面,依托12縣(市)豐富的生態資源優勢和增收產業項目優勢,大理州局(公司)以彌渡縣現代農業科創園、祥云縣煙農增收孵化園和工業園為平臺,以煙農合作社為主體,聯合科研院所和涉農企業,開展“云藥”“云花”“云果”“云菌”“云蔬”五大類35個品種的技術孵化和產品孵化,逐步建立起相關產品的生產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體系;
另一方面,在大理州局(公司)的指導下,聯合社構建了“云香”系列自有品牌,以“潤色添香”商標統一大理全州五大類40個系列煙農增收產品包裝,找準農特產品綠色、有機、中高端的定位,逐步形成了以自主品牌打造煙農增收的新格局。
品牌立起來,不只讓煙農得到了實惠,助農增收的規?;б嬉仓饾u顯現。2018年,大理州煙農增收產業產值5.84億元,帶動煙農增收2.02億元。
渠道建起來
走進祥云縣力農煙酒店,除了卷煙展示柜外,在醒目的位置還有一個助農增收產品專柜,上面擺放著包裝精美的核桃、黨參、紅米、牛干巴等“潤色添香”系列產品。消費者在店內駐足,并不時用手機掃描專柜上的“云南云香大理”二維碼進行購買。
在大理州,截至6月16日,13020戶卷煙零售客戶中訂購助農增收產品的有7274戶,占比55.87%。
大理州局(公司)認為,要千方百計實現煙農增收,就必須建立起助農增收產品渠道。
橫向看,大理州局(公司)始終堅持“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的方式。
“我們充分發揮全州卷煙零售終端資源優勢,計劃建立起1000家左右的‘卷煙+農特產品’實體店,聯通各方面的物流信息通道。”大理州局(公司)副經理李再光告訴記者,線下實體店的建立,將會大大提升其市場掌控力。
線上,則依托搭建的“云香大理全渠道營銷管控平臺”。
據李再光介紹,“云香大理”電商平臺由“消費者商城”“零售終端商城”“惠農服務商城”構成。其中,消費者商城面向消費者銷售農特產品,“零售終端商城”面向零售客戶銷售農特產品及非煙商品,“惠農服務商城”構建煙農社員網,面向煙農銷售煙用物資、提供技術服務。
縱向看,大理州局(公司)利用“兩煙”和第三方物流資源,以基地化訂單銷售模式為主,形成涵蓋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的全產業鏈條。
比如在生產方面,大理州局(公司)依托全州“一廊四區”煙農增收產業項目基地建設,系統統計了2019年全州多元產品種植規模、涉及煙農、貧困戶戶數和產品上市時間,確立了以“煙農產品、合作社自有產品、貧困村產品”為主要產品的生產渠道。
比如在物流方面,大理州局(公司)整合煙草、合作社和社會第三方物流資源,時鮮果蔬產品形成以“訂單采購+冷鏈物流”的方式,包裝加工產品利用卷煙物流調度信息配送系統實現卷煙物流與非煙物流的深度融合,州外市場則借助第三方物流資源建立配送渠道。
產業融起來
在下莊社區的連片田地里,煙農李興貴小心翼翼地翻看著剛栽種不久的秋豌豆,臉上露出會心的笑容。
每畝產值高達4000元以上的秋豌豆,讓李興貴的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
“這已經是今年第二茬了,第一茬每畝收入在3200元左右,第二茬由于上市時間在9月初,價格要高一些。”李興貴笑著說道。
余世忠向記者介紹,在下莊社區,類似李興貴這樣的煙農還有很多,他們按照大理州局(公司)和聯合社的規劃,將烤煙種植與豌豆種植結合起來,基本可以達到1畝煙田年產值1萬元。
對李興貴而言,無需擔心自家的秋豌豆賣不出去。
這是因為,從農村的“田間”到城市的“餐桌”,依托聯合社,大理州局(公司)整合了各項資源和要素,全州煙農增收產業初步形成“二產連接一產撬動三產”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一產”突出生態優勢,因地制宜培育出“高原、生態、綠色、獨有”的煙農增收農特產品;“二產”依托聯合社,通過委托代加工、自主建立生產包裝、“卷煙+煙農增收商品”融合分揀,提升產品附加值;“三產”借助自有物流和社會物流,以祥云縣五孔橋冷鏈物流為中心,提升服務水平,延長產品銷售時間,延伸產業鏈價值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全產業鏈的延伸,當地玫瓏蜜瓜、姬松茸食用菌、西蘭花等產業發展迅速,遠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甚至出口加拿大等國,為煙農增收再添一抹亮色。
在大理州局(公司)增收辦主任朱凱看來,“一產”中建立的種植管理標準、“二產”中建立的加工質量標準與“三產”中建立的營銷服務標準,共同支撐助農增收這一目標的實現。
“煙農的未來就是我們現在思考的方向?!狈诙氛f,下一步,大理州局(公司)將繼續在助農增收的道路上堅定走下去,努力做到更深、更遠、更踏實,讓煙農得到真真正正的實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