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中國煙草博物館編輯整理 “煙廠路”1980年更名為“煙臺路”,2003年4月被整合為陸家嘴環路(其中的一段)。100多年前這里曾是遠東最大煙廠(1902年,英美煙股份有限公司收購浦東陸家嘴的一家煙廠開設英美煙廠,即后來的英美煙一廠)所在地。據史料記載:“在原陸家嘴中部地區的浦東大道附近還有一個煙廠的大庫房,沿街一直朝前走有一條小路就是'煙廠路',這條路的盡頭就是浦東上煙一廠當時的所在地了”。
據一位煙廠老職工(廠醫夏廉博)的回憶證實了:從陸家嘴碼頭過江,走不多遠右拐就是浦東大道,拐角就是煙廠的大倉庫,它在黃浦江有自己的運輸碼頭。如不拐彎向前,一條小道是煙廠路,它的盡頭是浦東上煙一廠所在地。1958年“煙廠路”還有未拆的一條小鐵軌,自煙廠連接倉庫到碼頭。經過浦東大道的一段鐵軌,是在修筑道路時拆了。“煙廠路”的中段那時可以見到1902年英美煙廠最早原址(二戰時日本侵略軍用作集中營、關押英美僑民)。1958年下半年大躍進時期,工業大調整,浦東卷煙一廠并入楊浦區長陽路卷煙廠,原址成為新新機器廠,卷煙一廠的檢修車間遷入倉庫,并發展為生產卷煙機和包裝機的上海煙草工業機械廠,是中國第一家專業生產煙草機械的制造廠。該廠原位于"煙廠路",即后來的“煙臺路229號”。(1998年版《上海煙草志》第一卷)
經查《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本市部分公社(鎮)、市區、近郊道路更名的批復 一九八○年十月廿八日(滬府[1980]137號)》文件記錄,“煙廠路”于1980年改稱為現“煙臺路”路名(可見舊版上海市區交通地圖)。另據一位老人說,在浦東開發之初那里還有一個煙廠路居委會。"煙廠路"筑于1930年,是因香煙廠建于此,又與當時的卷煙廠和卷煙生產在浦東地區的繁榮極為有關。當時還是有很多當地人稱“煙臺路”為“煙廠路”,特別是一些曾在煙廠工作過的老職工們和他們的下一代們,更是稱"煙臺路"為"煙廠路"的人比比皆是。2003年因浦東改革發展和城建規劃的需要,經市規劃局批復原則同意市規劃院編報的《調整陸家嘴路(煙臺路-爛泥渡路)浦東規劃軸線》的請示,煙臺路-爛泥渡路一起被調整為調整"陸家嘴環路"的一部分(可見新版上海市區交通地圖)。前些天,我又去了一次陸家嘴某會議中心參加由上海亞茄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雪茄客》雜志主辦的2014年第三屆中國雪茄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雪茄客收藏展等活動,使我又想到了很多。
“煙廠路”原全長僅0.60公里,也不是交通主干道,但我們不能忘記,這里曾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第一次有組織的工人運動的地方,確切地說,是1921年7月20日,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在上海英美煙廠組織工人大罷工并取得勝利的地方。
上海英美煙廠的工人有著光榮的革命斗爭史。早在1916年、1917年及1919年,曾舉行過多次罷工斗爭。1921年7月20日,浦東英美煙廠新老兩廠(英美煙一廠和英美煙二廠)8000多名工人為抗議洋監工虐待工人,又舉行了聲勢浩大的20天大罷工。當時,正值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前夕,從報上得到消息后,黨即派李啟漢領導罷工。李啟漢等在煙廠附近的吳家廳廟(工廠集會的辦事地點)多次召開重要的會議。罷工堅持了20天,最后取得了勝利。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第一次成功地組織工人斗爭,不僅極大地鼓舞了工人群眾的志氣,而且也載入了黨的史冊,這次罷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英美煙廠第一次有組織的工人運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上海英美煙廠第一次工人運動反映了上海煙草工人運動的一個側面,特別是在中國工人運動斗爭史上寫下了最光輝的一頁。
筆者也曾在1999年建議有關方面恢復使用“煙廠路”路名(在上海恢復使用原路名的先例已有之),其理由有很多條,最重要的一條理由:這里曾經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煙廠第一次工人運動的地方”,她是黨史編纂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煙廠路”至所以為人們所懷念,其重意義就在于此。正是一條道路一座豐碑,一條道路留下了一頁黨的光輝足跡。
?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