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小時候,不知何時才是春的開始,只知道當母親烙春餅的那一天,天氣便逐漸暖和起來。母親說,吃春餅就意味著立春了,立春之后,東風會一天比一天多了起來,春天也就到了。于是,每個寒冷的冬季都盼著母親烙春餅,即便沒到立春,也會央求母親烙春餅,仿佛春天就在母親手上,只要母親手中的搟面杖一動,春天便會聽到召喚一般。怎奈,小時候家里的細糧很少,每個月的那一點白面,是要給有胃病的父親做軟一些食品的,而春餅還是略硬一些,所以也只是到立春才能吃上烙春餅。
母親烙春餅的手藝還是很好的,燙好面,經過揉制,切成小孩拳頭大小,再壓成餅狀。兩個落在一起,中間是需要沾油的,這樣烙成餅之后容易揭開。因為吃春餅是要卷蔬菜的,所以要搟的很薄,雖不如蟬翼般,卻也能薄到兩毫米左右。卷的蔬菜也沒有今時又是京醬肉絲、又是松仁小肚的這般豐富,有土豆絲、酸菜炒粉便覺得很好,再放些大蔥段,就更是美味了。
初時是不會卷的,都是母親給卷現成之后才吃。有時母親到廚房,便也學著母親的樣子自己卷上一張,但總忘記鋪好菜后,餅的下部要向上折一下,這樣就會把菜包住,再卷的時候,菜便不會掉出來。而忘記這個步驟便匆匆卷好餅的我,拿起來就忘嘴里塞,結果餅里邊的菜在本就卷得不夠緊實情況下,一股腦地落入我的袖子當中,害得母親又得收拾菜,又得替我洗袖頭。回想起當時的情境,今日想起也不禁莞爾。
又到立春了,早上要出門上班的時候妻還特意說一句,要到市場買些春餅回來晚上吃。知道妻沒有母親當年烙春餅的手藝,還特意和妻開玩笑說,若是妻和好面,我來搟。可妻卻一臉不屑,反駁道:要是會和面,還用你搟。一些傳統的手藝雖然不復雜,可現在會的也是越來越少了,我想只要傳統不丟,想必總會有人繼承的。
冬天終于就要過去了,心情也開朗許多。突然想起一位很久沒有聯系的好朋友因為是立春這天出生的,故名字也叫立春,便發去一份祝福。這位叫立春的好朋友的性格也和她的名字一樣,開朗、活潑,充盈著盎然的春意,雖也曾經歷過如寒冬般的境遇,但始終堅信著生活春天的到來。
春,從一張餅開始;春,從一個回想開始;春,也從一個祝福開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