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光明日報》編輯整理 一些影視作品煙霧彌漫,一些主創人員好像離開煙草就大腦斷篇,完全找不到恰當的表現方式。而一些管理機構、播出媒體則對此或不聞不問,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煙劇頻現的原因,不是管理失位,就是利益糾纏,而最終結果,無非是污染熒屏,貽害觀眾。
看到某電視臺正在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別叫我兄弟》,當聽到片尾曲《兩個人一支煙》的時候,感覺像吃完一頓美餐后突然在碗里發現一只蒼蠅,太倒胃口了。這首歌完全是在公眾面前為吸煙點贊。短短兩段歌詞,幾乎全部圍繞吸煙抒情,似乎兄弟友情只有用煙霧繚繞才能維系,離開了煙,朋友的情誼就成了一片空白。
歌曲作者為何非要對抽煙這種不良生活習慣大加贊賞、大加宣揚?影視主創人員難道不知道電視機前還會坐著未成年觀眾嗎?在電視熒屏全面禁煙的前提下,這種歌曲又是如何“突圍”,最終堂而皇之地與觀眾見面的呢?這些問題也可以換成個反問句,誰有權力在公眾面前為吸煙點贊?
眾所周知,吸煙已經是被科學證明對身體健康有嚴重危害。統計顯示,每年中國有100多萬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的疾病。目前,全世界已有190多個國家加入《煙草控制框架公約》。顯然,吸煙是不健康、不文明的別名。今年6月1日,《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就要開始實行,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一個在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劇片尾曲如此肆無忌憚地美化吸煙,難道作者對健康與法令完全漠視,抑或背后有煙草公司的商業運作?
影視作品是當今流傳最為廣泛、滲透能力最強的文藝形式,對青少年的影響力尤其不可小視。多年以來,中國觀眾對影視劇中的吸煙鏡頭非常反感,已多次出現批評的聲音。很多影視主創人員也已經逐步建立起在作品中遠離煙草的職業道德。但是,仍有一些影視作品煙霧彌漫,一些主創人員好像離開煙草就大腦斷篇,完全找不到恰當的表現方式。而一些管理機構、播出媒體則對此或不聞不問,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煙劇頻現的原因,不是管理失位,就是利益糾纏,而最終結果,無非是污染熒屏,貽害觀眾。
一段時間以來,演藝界人士涉黃染毒的新聞時有出現,究其原因,“有錢”、“任性”之外,管理空缺也難辭其咎。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果剎住了剛開始時的一小步,怎么會有后面越滑越遠、難以控制的情況?文藝工作者、文化傳播機構、文化管理部門不獨要關注自身利益,更必須時時記掛社會責任,如果一味放任自己,放任作品,毀掉的就不僅僅是自己了。
總之,不論是無心之失,還是有意之舉,《別叫我兄弟》的片尾曲都不應該在熒屏上唱響。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