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兩會進行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自然是網上關注的焦點。對網友來說,聚焦今年的報告,不光聽與自己的工作生活有關的事兒,還聽自己的意見建議有沒有被吸納。據報道,中國政府網篩選整理的914條網民意見“原汁原味”地送交報告起草組,其中有幾十條被直接吸收進報告;有的雖沒“照單全收”,卻體現了核心意見。
網民第一次成為政府工作報告的“撰寫者”之一,其含義是多重的。一方面,人們感受到政府聽取網友意見、吸收民間智慧的誠意與努力:今年1月13日,國務院邀請10名網友走進中南海,對自己關心的重要政策談看法、提意見;1月22日,中國政府網聯合人民網、新華網、騰訊網等7家網站,推出“2015政府工作報告我來寫——我為政府工作獻一策”活動,邀請網民建言獻策;兩會期間,相關方面持續收集整理網友意見建議。另一方面,人們也感受到網民關心、參與國家大事的熱情與智慧:短短一個月,就有616萬人次訪問留言頁面、建言4萬余條;有網民大年三十還在寫意見,還有網民針對廢棄電子元件的處理,寫了上萬言的建言,且非常專業。政府放下身段、敞開大門,網民熱情參與、獻言獻策,頂層設計與民間智慧疊加,既讓網民的參與權落到實處,又讓政府工作報告更接“地氣”。
聽取網友意見,汲取民間智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作出了表率。當下政府部門與網友的交流溝通,總體來講,面在擴大、渠道在拓寬、層次在提升,但還有一些現狀同樣不能忽視。比方說,“剃頭挑子一頭熱”的問題,一些地方對網友的熱情建言不冷不熱或干脆不關心;障礙多、門檻高的問題,一些地方與網友溝通的渠道時有不暢甚至堵塞;“最后一公里”梗阻的問題,一些地方對網友的意見也聽了、建言也采納了,可就是落實不了、執行不下去。一些政府部門“網絡問政”著實熱鬧了一陣子,最終卻流于形式;一些網絡民意調查當時很熱火,最終卻淪為過場,不僅挫傷了網友建言的熱情,而且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
網友從來不缺參與熱情,關鍵是如何保護熱情;民間也從來不缺智慧,關鍵是如何吸納智慧。一般來說,自上而下征詢意見相對容易,由下向上表達訴求相對困難;一時聽取意見容易,長期堅持則有難度。由此而言,是否真正聽取網友意見,能否有效運用民間智慧,既取決于態度觀念,更取決于是否做到常態化。“制度是決定因素”,制度管長遠、管根本,只有把一些好的做法、舉措上升到制度層面,才能長期有效、持續發力。這既需要探索制度機制,不斷地創新形式、拓寬渠道,把網友的熱情激發起來,把民間的智慧收集起來,還需要想辦法、出實招,讓網友的真知灼見體現在政策、決策中,實實在在地落實到行動中,讓說的人不白說,聽的人不白聽。
改革深水期、矛盾凸顯期,利益訴求日益多樣、思想觀念日趨多元,不僅要尋求最大公約數,更要探索破解難題的“金點子”。“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很多難題、矛盾,生活在基層、來自各行各業的網民往往感知得更真實、感受得更真切,解決起來往往也更具靈氣、更有辦法。正如一位網友所說:“不同的人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角度,多聽聽不同看法是好事。”對意見,不論是順耳還是刺耳,只要是真知灼見,不光認真傾聽,且真誠吸納;對建議,不管來自高層還是草根,只要有裨于時,不光積極采納,且落到實處。誠能如此,無論是深化改革道路如何坎坷,無論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如何艱難,我們都能不斷地凝聚共識、集思廣益,跨越激流險灘,攻克險隘難關。
如果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關鍵詞之一是“改革”,那么邀請網友參與撰寫報告,本身就是一種進步。如今我國網友總數已有6億多,如何保護他們參與國家大事的熱情、盤活這座智慧寶庫,連好線、架好橋,接足“地氣”、生發“靈氣”,是擺在施政者面前的一道考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