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專稿 孔子絕對是位能夠自省自克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的人,他在《論語?衛靈公》中說: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時,他又在《論語?子路》中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這種自覺與覺他不僅影響著他的文化團隊,也影響了中國人的思想。可以說,孔子與弟子共同創造的中國文化的輝煌,或者為中國文化第一個黃金時代來臨奠定基礎的內核,就是這種自覺與覺他的君子之道。
最近電視上經常播放一則公益廣告,一個帶著眼鏡的胖子經常做一些齷蹉的事兒:到商場買西服,穿著參加聚會后,又到商場退,并說沒穿過;到超市買東西,用低價價簽碼替換高價價簽碼,并堂而皇之地結賬……最后,當自己遇到質低商品時卻高喊“你們的誠信呢?”像這種自己沒有覺悟,又怎么好意思要求他人有覺悟呢。
曾經看過一篇凈空法師講解《無量壽經》的文章,他講:覺悟的人跟沒覺悟的人不一樣,沒有覺悟的人他在迷,迷在哪里?把假的當作真的。我們身是假的,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假的,把假的當作真的,迷!于是產生一個錯誤的觀念,自私自利,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都要為自己,這是絕大錯誤的觀念,這是迷,不是悟。
我覺得凈空法師這段話講得很好,人若是迷失了自己,又怎么能夠做到自覺呢?更不用說覺他了。人就是這樣,不能正己者總是要求別人正己,而且總愿意編造出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卻沒有絲毫說服力,就像公益廣告中那個胖子一樣。而能正己者,不要求別人正己,卻能影響別人正己,這與老子所講“大音希聲”其實是一個道理。
人無完人,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但能隨時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說明這個人是很自覺的,是能夠做到以身示范的,那他就一定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身邊的人,即所謂覺他。但如果一個人總是想著自己的利益,事事都以自己的利益出發去左右別人、影響別人,不但不能覺他,而且越是身份顯赫,帶來的不良影響越是惡劣。所以說,做文化先樹德。德不善,萬事皆是空談。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