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廣昌消息 江西省廣昌縣曾經是江西第二大產煙縣,近幾年,由于農業對抗作物白蓮的價格優勢明顯,煙葉規模有較大幅度下降,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局(分公司)和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廣昌縣自2008年啟動煙葉標準化GAP生產示范區建設以來,積極借腦引智,科學試驗,豐富標準,標準化生產體系逐年得到完善。
目前,該縣己將成熟的煙葉標準化GAP生產體系貫徹覆蓋到種植、收購和物資供應全過程,標準化水平持續提高,特色優質煙葉質量穩步提升。2012年,全縣煙葉戶均種煙面積13.4畝,上等煙比例50.1%,上中等煙比例達90.76%,收購均價達到10.54元/斤,高出全省平均值0.19元/斤,工商交接中得到好評,特別是在2012年的中國煙葉質量白皮書中得到了較高評價:下部煙外觀質量上升,化學成分協調性上升10%;中部煙綜合質量好,化學成分協調值>90分;中上部煙的感官質量較好,還原糖含量保持穩定,淀粉含量下降明顯,工業可用性得到了較大提升。廣昌實施標準化生產能取得顯著成效,最主要的經驗是齊心協力做產業,堅持標準抓生產,務實創新打基礎,全心全意攻質量,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1.縣委、政府重視,煙葉生產氛圍濃厚。
一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煙葉產業。廣昌縣委、縣政府對煙葉產業的重視和支持是實實在在的,政府牽頭成立了煙葉生產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煙葉基礎設施建設領導小組兩個機構,工作職責定位為支持配合煙草部門抓好煙葉生產和基礎設施建設,有獨立的辦公場所,配備了工作車輛和必要的辦公設施,抽調財政、水利、農林業、土管等部門從主要領導崗位退二線、具有豐富管理經驗和農業技術經驗的同志充實力量,并且保障了比較充裕的辦公經費,對廣昌煙葉健康穩定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特別是在抓標準化生產技術落實和確保基礎設施工程質量方面成效顯著。二是廣昌縣局打造了一支相對精干的煙葉技術隊伍。通過多年的“傳、幫、帶”和培養培訓,廣昌煙技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力量居全省先進水平。當前,廣昌縣在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為全省產區尤其是撫州煙區輸送了60余名優秀煙技員,有的優秀煙技員還破格晉升為縣局(分公司)煙葉分管領導。
2、以品牌需求為導向,完善標準化體系。
2010年,在廣昌縣被確認為紅塔特色優質煙基地單元后,工商雙方在完善煙葉標準化GAP技術體系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共同制定的標準化GAP技術方案,對統一耕作制度、種植品種、技術要求、生產操作等方面起了很好的規范作用。同時,廣昌縣在標準化GAP生產技術體系完善過程中,積極借引中科大、河南農大和省煙科所技術力量,認真研究審核標準化技術方案,進一步完善了標準化體系建設。
3、注重標準化生產技術的培訓和宣傳。
通過發放技術資料、現場培訓、煙技員入戶指導、張貼宣傳標語、便民手機短信提示等多種手段,加大對煙農的宣傳工作,提高了煙農對標準化生產的認識。通過幾年來標準化生產的宣傳、貫徹、落實,廣昌煙葉質量得到大幅提升,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切實讓煙農感受到煙葉標準化生產帶來的效益,提高了煙農貫標的自覺性。
4、加強了標準化生產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煙葉發展基礎。
廣昌的煙葉基礎設施具有三個明顯特點:一是煙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扎實。廣昌縣的煙葉基礎設施工程質量是全省先進單位之一。特別是在去年國家局的抽查驗收中,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隨機抽樣驗收綜合評分 94分的高分,為江西煙葉基礎設施工作贏得了榮譽。二是煙葉基礎設施覆蓋率最高。目前,廣昌煙葉產區累計完成煙水、煙路工程689個,完成行業投入6443萬元,受益面積達5.85萬畝。2012年在甘竹鎮龍溪開展了1000畝的全程機械化試點,2013年將在全縣推進1.6萬畝的全程機械化工作,除烤房外,其它基礎設施項目基本煙田覆蓋率全省最高。三是開拓創新開展工作。廣昌縣發明的“雙面立模”鋼模施工工藝,具有節省成本、提高效率、便于監管、保證質量、節時省工的鮮明優點。這項技術對全省煙水工程是一次技術創新,當前在全省煙水工程建設中全面推廣使用,對確保溝渠建設質量和外觀工藝做出了貢獻。
5、強化考核獎懲制度,推進了標準化工作落實到位。
廣昌縣局嚴格執行技術到位率與扶持補貼兌現掛鉤的考核政策,對煙葉生產各環節技術到位率提出了明確的考核要求。每一次考核,縣煙辦與縣局煙葉部門共同參與,確保考核工作公平、公正、公開,進一步提高了考核的公信力,推進了標準化工作落實到位,較大幅度地提高了廣昌縣的煙葉質量。
近日,江西省局領導在廣昌召開的全省煙葉田管培訓會上,對廣昌強化標準化生產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并號召各產煙縣局要認真學習廣昌煙葉生產經驗。
甘竹鎮樟樹村特色優質煙長勢喜人
甘竹鎮龍溪村基地單元的現代化烘烤工場
甘竹鎮煙地里安裝太陽能殺蟲燈
甘竹鎮基地單元開展生物防治病害試驗煙田
出席全省煙葉田管會人員參觀甘竹鎮樟樹標準化GAP生產現場
?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