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紀七十年代出品的這具手繪蘭花煙缸,為瓷質,彩釉,圓形,無足。整具煙缸內外均為綠色,郁郁蒼翠,蘭花的葉片四季常青,滿缸的嫩綠仿佛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見到這個白鹿煙缸,不由得想起《詩經》中的這兩句。
-
上世紀70年代,安徽省滁縣卷煙廠出品的“滁菊”煙標,主、副版圖案均為兩朵盛開的滁菊,形象地展示了滁菊金心玉瓣、翠蒂天香、沁人心脾的特點。
-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安徽碭山卷煙廠出品了“碭梨”煙標。主版描繪了一個帶葉的酥梨,副版是蜿蜒于黃河故道的成片酥梨園,顯現出碭山酥梨的悠久歷史。
-
上世紀80年代,安徽蕪湖卷煙廠以皖南煙葉為主,研制和生產了“云嶺”牌卷煙。該煙標的主、副版圖案輪廓設計類似新四軍臂章,煙標上方是新四軍曾經戰斗過的云嶺山脈圖案,煙標中心是“云嶺”兩個大字或拼音,以紅色為主基調,象征著革命先烈們克服萬難、堅持到底、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
-
上世紀八十年代,廣西武鳴卷煙廠出品的“友誼關”煙標,煙標主、副版圖案為友誼關關樓,樓上飄揚著五星紅旗。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友誼關口岸必將成為中國與東盟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陸路黃金大通道。
-
?讓我們通過圖示大致了解一把普通煙斗的構造
-
上世紀80年代,四川省綿陽卷煙廠出品了“霜葉”煙標。該煙標主、副版為紅色楓葉圖案,配以“霜葉”字樣和“Shuangye”拼音,側面印有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整體畫面以白色為底,霜葉點綴,更凸顯出清幽和淡雅。
?
-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稱其為“西楚霸王”。
-
1976年,安徽合肥卷煙廠出品了“合肥”煙標。該煙標的主版圖案為氣勢宏偉的老合肥郵電大樓,寓意著追求“信息化、現代化、科技化”的城市精神,副版圖案為一盞高大聳立的城市路燈,象征著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合肥這座城市的前途必定是一片光明、璀璨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