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一位朋友人已中年,與妻子離婚十多年,妻子已另尋他人,他們之間的兒子無需誰來照顧,孩子退伍分配了一個效益相當不錯的單位,他
-
,安全是一種責任,一種態度,一種習慣。在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件發生在我身邊的故事。2003年冬,一個剛剛從部隊退伍的男孩,
-
的鋼筆字,簡直就像字帖。看他的信,簡直就是一種享受。一晃四年過去,我退伍回到貴陽,大林也已分配到貴陽煙葉復烤廠當工人。從此,我們在一起聊天的時間多了。我也很喜歡書法,經常和他切磋技藝,讀帖、臨摹、創作
-
認識的基礎上,為達成這一全員共同愿景和追求目標齊心努力。丟三落四,掉隊退伍,行動遲緩,都是行動上的大忌,肯定也不會產生好的結果和結局。思想上
-
當地白褲瑤中為數不多的“見過大世面的人”。2004年,他報名參軍,2006年退伍后在里湖瑤族鄉政府駐地做過小生意,2009年從董平屯搬遷到蠻告屯后便開始種煙
-
退伍回來的前一年,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落下了殘疾,下不了地干活了。每每農忙時節,山子就會請上年休假,回來幫忙。
來到爺爺墳前,只見
-
。
二樓的生活區是兩室一廳,大門上貼著“員工之家”顯得特別親切,這才知道網點一共九人,年齡最小的是剛退伍的90后。 因為網點遠,大家每周回家
-
他,是一名軍人,部隊鐵一樣的紀律和嚴格的訓練練就了他頑強的毅志和拼搏的精神。2009年,退伍后的他來到了重慶分廠卷接包車間,成為了一名
-
回來。”慢慢地,我的煙標知識更豐富了。
從退伍復員到地方,忙忙碌碌地工作30年到現在內退賦閑在家,收藏煙標一直伴隨我的業余生活。最難忘的是收藏哈爾濱制煙廠
-
,他從不讓其他人去做。退伍時,戰士們擁著他抱頭痛哭,沒辦法,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一晃三十多年過去。
去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