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標為孔府大殿圖,副標為
孔子肖像,兩旁對聯曰:“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鄙下撝械摹案?/div>
,更多是心靈上的領悟。
與會人員誦讀了孔子的至理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旨在教育大家多一份理解,多一些換位思考,講道德、講文明
,共赴患難,成為事業的基石。那么,如何鑒別朋友的好壞呢?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
1987年秋,北京園林科學研究所古樹研究專家通過C14測定,確認此樹已有2300年至2500年的生長史。它的栽植年代與中國孔子、印度釋迦牟尼的生年差不多,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的一生,最值得贊美的時代,便是老年時代。孔子說他自己年至七十才能“從心所欲,不逾矩”。關愛今天的老人
。
翻翻我們的《辭海》,幾千個中國字,組成出層出不窮的好名稱,哪一個比“洋名”遜色。如今,很多國家開設了孔子學院,學習中國的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