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說道,“去年煙葉采收結束后,按照技術員指導,我在煙田里種上了油菜。等油菜收割后,又可以種烤煙。”今年38歲的徐盛昌,原來一直輾轉
-
之初,她通過學習,已經能夠自主熟練操作收割機、耕田機、旋耕機等,并采用無人機對農作物進行機械化施肥與病蟲害防治。如今,復墾田地300余畝進行糧煙
-
直接翻壓還田改為收割青貯,用作飼養牛羊的飼料。不僅有效地增加了煙農收入,而且較好地解決了上季與烤煙移栽時間上的銜接問題。目前,這種“煙+飼”循環耕作模式正在濰坊市示范推廣。“煙農有所呼,我必有
-
土壤肥力的作用,煙技員組織煙農在秋稻收割后的煙田地上散播綠肥,采取“水稻+綠肥+烤煙”輪作的方式,把綠肥翻壓于田里進行分解,綠肥
-
的,在整個良馬村也是排前十。煙豆輪作是近年來華坪煙草和政府部門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項目,谷林學的烤煙收割結束后,又在煙地里種上了豌豆,今年的鮮豌豆
-
演示好用的機器。這些年,育苗用上了裝盤播種一體機,水稻有插秧和收割機,整地用上了起壟、施肥和覆膜機,起壟機還能無人駕駛呢,用工
-
,將原來成功試種的“冬牧70”牧草由直接翻壓還田改為收割青貯,用作牛羊的飼料。此舉不僅有效增加了煙農收入,而且保障了煙葉移栽時間,同時殘茬還田還改善了土壤
-
柳山和沂山示范種植冬牧70牧草100畝,當年為4戶煙農每畝純利潤增加四百多元,效益增加讓更多煙農認識到種植牧草對增加效益發揮的重要作用。“這個牧草在11月份播種,來年5月上旬收割,接著就可以種煙,改良
-
有100元的收入,能夠補貼很多生活上的開支。”羅富鎮黃黑村煙后二季晚稻收割的場景。覃興福攝烤煙+模式 拓寬增收路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復種指數,實現煙葉產業可持續發展
-
;。洱源縣三營鎮煙站 供圖推廣全程機械化建設 加快數字化轉型“我家種著大麥8畝、蠶豆7畝,等明年1月底就有收成,收入大概2000元一畝。現在田地連片,用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