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市場潛力巨大,大力發展農村市場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舉措。農村終端的建設對于有效滿足農村煙草市場需求、保持行業平穩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目前,武漢市農村市場持證戶為6430戶,主要分布于東西湖、漢南、蔡甸、江夏、黃陂、新洲等6個遠城區。其中,黃陂區農村市場客戶數量最多,為2046戶,占全市農村市場客戶數31.82%。筆者以武漢市黃陂區為例,分析現階段農網現代終端布局中存在的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思路。
農網終端建設布局現狀及問題分析
黃陂區位于武漢市北部,是武漢市13個區中面積最大的區域,轄區總客戶數為4589戶,戶均服務面積輻射為0.49平方公里。其中,農網客戶數為2046戶,占全區總客戶數44.61%。 從經營業態來看,食雜店客戶在區域農村市場占比高達93.41%,超出全市食雜店平均占比16.7個百分點,“十三五”以來,全區農村市場建設現代終端284戶,占農村市場總客戶數的13.88%,農網現代終端建設已初具雛形。
但從建設情況來看,區域農村現代終端建設仍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鄉村與鄉鎮建設數量分布不均衡。目前農村現代終端主要集中在人口流動性強、商業活動頻繁的集鎮,沒有覆蓋到部分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便利性差的自然村灣。
區域市場特色潛力挖掘不充分。黃陂作為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現已建成由“木蘭天池”、“木蘭草原”、“錦里溝”、“清涼寨”、“云霧山”等為主打品牌的黃陂十景,但現代終端建設進度未跟上景區開發速度,且與本土文化的融合性較低。
區域零售客戶業態及經營模式單一。據統計,區域內現代終端食雜店占比達到90%以上,大部分客戶經營品類多,但店鋪布局無統一規劃、商品陳列雜亂無序,店鋪形象與傳統小賣部無異,無法滿足消費者日益提升的審美需求。
店主經營觀念陳舊、經營能力弱。為養家糊口,絕大多數青壯年均外出務工,農村市場客戶多為家庭主婦、老人等弱勢群體,受年齡結構、文化素質的限制,大部分客戶思想觀念陳舊、經營方式保守,且與外界交流偏少,因此對新零售的發展態勢了解不多,導致其綜合經營能力較弱。
優化農網終端布局的措施建議
深入開展農村現代終端區域市場調研。動態掌握農村卷煙市場狀況,多維度對鄉村、鄉鎮現代終端布局合理性進行數據分析,開展合理化布局規劃,同時加大對地理位置偏僻村灣的關注力度,優先發展一批“環境好、形象佳、口碑優”的卷煙零售示范店,樹立一批典型,以帶動周邊零售客戶的積極性,徹底消除農村現代終端建設盲區,為農村偏遠地區卷煙營銷工作創造一個嶄新的面貌,從而帶動農網整體水平的提升。
充分挖掘區域特色旅游終端市場潛力。深入研究鄉村振興戰略的各項政策,以最美鄉村建設為契機,以木蘭文化IP為核心,整合當地的文化、旅游、物產、非遺等資源,形成清晰的發展導向和明確的發展思路,圍繞“一幅宣傳展示畫、一句文化主題傳播語、一本旅游圖冊、一袋伴手禮、一件手工藝品、一種陳列堆頭、一篇文化故事、一個消費體驗區”的建設內容,統一形成建設要素,在景區周邊打造一批旅游特色終端,確保終端建設模式有特色、可復制、可推廣。
引導客戶從傳統小賣部向新零售模式轉型。從貢獻度、成長度兩個維度出發,選擇有意愿、有能力、有潛力的客戶作為第一梯隊,強化客戶培訓,靈活運用線上直播、推送和線下“點對點、點對面、面對面”的形式,制作“接地氣”的培訓課件,引導客戶對店鋪進行銷售分區,合理規劃商品種類,拓寬經營思路,轉變經營模式,運用“線上+線下”新零售模式,拓寬服務半徑,努力向“家門口的便利店”轉型,打通服務消費者“最后一百米”。
深入挖掘農村潛在市場盈利增長點。針對年齡較大、經營意識較為薄弱客戶開展終端經營診斷,通過市場環境分析、消費趨勢分析、盈利要素分析,判斷盈利增長節點,找準提升路徑,切實增強零售客戶的獲得感和認同感,從而扭轉其經營觀念,幫助這部分客戶掌握經營必備的陳列技巧和信息技術,提升店面管理能力與管理水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