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既有內在規律,又是千頭萬緒,既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在系統觀念、全局意識下統籌推進。
對行業而言,努力實現經濟合理增長,既需要保持“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堅強定力,也需要提升“十個指頭彈鋼琴”的統籌能力。這是提高行業經濟與宏觀經濟匹配度的內在要求,也是穩定行業經濟對宏觀經濟貢獻度的行動自覺。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實踐充分證明,“總量控制、稍緊平衡,增速合理、貴在持續”方針是實現行業平穩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遵循。站在高平臺和新起點上,堅決貫徹“十六字”方針,特別是推動實現稍緊平衡,需要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全局和局部、供給和需求的關系,以從容不迫的統籌能力推動“穩”和“進”的平衡聯動、相互支撐。
當前和長遠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強調,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的基調更加明確,進的要求更加積極。
“十六字”方針是行業貫徹落實中央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市場供需稍緊平衡歷史經驗及可持續發展要求提出的,反映了行業企業對煙草經濟發展規律認識的持續深化。這些年助力穩住經濟大盤受益于此,推動高質量發展得益于此。
用辯證的思維看,經濟運行是不斷演化的動態過程,立足當前和著眼長遠是重要的方法論。堅決貫徹“十六字”方針特別是推動實現稍緊平衡,必須兼顧當前和長遠,既要精準有力,又要合理適度,既要著眼于現實問題的解決,又要為今后發展做好銜接。
用發展的眼光看,在不同時期,堅決貫徹“十六字”方針,其含義和解決的問題不盡相同。前些年,通過擰緊上游“水龍頭”,產銷協調的“水流”盤活了下游“蓄水池”,促進了整體“水位”的稍緊平衡。從今年乃至更長時間來看,用“十六字”方針應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更多的是通過供需兩側協調發力解決好需求側的問題,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
從主觀層面看,只盯著腳底的三兩米,只看到眼前的一兩年,必然會導致在發展環境上近視,在發展愿景上短視。運行調控不能再走大呼隆的老路,既不能“猛踩油門”,也不能“急踩剎車”,既要防止寅吃卯糧、竭澤而漁的短視行為,又要克服消極懈怠、裹足不前的觀望思想,不斷提高發展的穩定性、協調性、可持續性。
從客觀層面看,以確定性舉措應對不確定性變化,需要加強對經濟運行的形勢研判、節奏把控、狀態分析,進一步強化宏觀調控和預期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機制,提高產銷對市場需求的適配性。
今年元旦、春節間隔時間為十年來最短,通過去年四季度特別是12月的周期優化,歲末與年初緊密銜接,順利度過作業高峰,為今年開好局、起好步留足了空間。接下來,需要加強對市場需求的調查分析,精準把握節后市場真實零售和庫存狀況,準確研判市場容量和消費結構變化趨勢,密切關注供需階段性、結構性、區域性矛盾問題,科學調整貨源供應策略,高效統籌高、中、低各價位卷煙供需匹配和協調發展,增強更高水平供需循環暢通和動態平衡。
全局和局部
總結過往經驗,可以深刻認識到,牢固樹立行業“一盤棋”思想,切實增強系統觀念、全局意識,是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定盤星”。
就稍緊平衡而言,更好統籌全局和局部關系,步調一致向前進,全國煙草一盤棋、煙草產業一條龍思想貫穿始終。
從整產業鏈條來看,稍緊平衡不只是商零供需關系上的“稍緊平衡”,還是工商產銷關系上的“稍緊平衡”;不只是卷煙上的“稍緊平衡”,還是煙葉上的“稍緊平衡”;不只是總量上的“稍緊平衡”,還是結構上的“稍緊平衡”。
正因如此,工商企業要緊盯行業目標任務“總盤子”,安排符合自身實際和地方經濟發展水平的增長目標,因地制宜處理好規模與結構、數量與質量、速度與效益的關系,以每個企業的合理增速來實現行業的合理增長,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從局部看全局,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開穩“頂風船”,劃好“順風舟”,不僅要看“地方盤”,更要看“整體盤”,不僅要看重點品牌的“個股”,更要看市場狀態的“指數”。對于每一個經營主體而言,要把保持穩定良好的經濟運行和市場狀態擺在優先位置,摒棄不講大局的“違規搶跑”和“盲目沖刺”,全面提升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協調性、可持續性。
從全局看局部,經濟運行在一定階段、一定區域還存在著一些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比如部分工業企業結構提升存在盲目“攀高”現象,部分商業企業貨源投放存在旱澇不均的問題。同時,零售客戶對個別中低檔卷煙供應也時?!昂翱省?。
提升穩定性,要強化預見性,對風險偏差要有預判,對進度調整要有預案,不追求個體局部的快、缺乏基礎的快,而是把增長建立在扎實的工作基礎和可靠的市場基礎之上。
提升協調性,具體來說,區域之間要講究協調,品牌之間要講究協調,農工商、產供銷要講究協調。要更加重視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各環節的協調平衡,著力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的暢通循環。
提升可持續性,重點是夯實產業基礎。穩固煙葉基礎、鞏固工業制造優勢、強化現代流通支撐、增強配套保障能力、加強企業基礎管理,既是夯實產業基礎的明確要求,也是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關鍵所在。
供給和需求
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二者是統一的,不是對立的。供給和需求之間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供給和需求有機結合點就是經濟的增長點,抓住了、做好了,就能提升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
近幾年受疫情影響,品牌與消費者之間觸點減少,零售客戶與消費者之間空間割裂。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既要跟進“應該有卻沒有”的消費“痛點”,也要引領“可以有卻沒有”的消費“癢點”,做好供需雙側協同發力文章。
緊扣“136、345”品牌高質量發展目標,工商企業需要以品牌為紐帶,心有靈犀地尊重市場、心照不宣地跟進市場、心無旁騖地服務市場,全面提升中式卷煙品牌的消費引領力、市場成長力和價值創造力。
工業企業要切實履行品牌培育主體責任,商業企業要切實擔負品牌培育第一職責,在中式卷煙主戰場上更好地踐行“大品牌、大市場、大企業”戰略,加大行業共育品規引入和培育力度,讓“拳頭產品”拿到“準入證”,為“僵尸產品”拔掉“輸液管”,努力營造“駿馬奔騰”的環境和氛圍。
需要指出的是,以細中短為代表的創新型產品無疑是創造需求的新動能。當然,不是煙支變細、變短就是創新型產品,懷著“有棗沒棗打一竿子”的僥幸心態簡單模仿、重復投入,自然不會創造需求。順應消費需求個性化多樣化的新變化,既要提升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產品力,也要提升新零售、新場景、新體驗的營銷力,在品牌培育中積蓄更大力量、站上更高臺階。
應該清醒認識到,供不應求、供過于求、供非所求,都不是稍緊平衡,都不是供需動態平衡。稍緊平衡是一種狀態,是“市場需求基本滿足、零售客戶有所選擇、市場價格相對穩定、市場秩序規范有序”的最佳供求狀態。稍緊平衡是一種區間,是面對不同時段、不同品牌、不同區域,在“緊”與“松”之間達到目標與進度相平衡的合理區間。
從價類到價位、從品類到品規、從檔位到業態,稍緊平衡并非單純的事后調控,并非簡單的“多了就減、少了就加、慢了就搶、快了就壓”,而是著眼需求端,緊盯庫存、價格、動銷、零售客戶毛利率等關鍵指標,努力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
對于行業而言,在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內,保持經濟運行穩定和貢獻穩定至關重要。更好統籌當前和長遠、全局和局部、供給和需求的關系,在于牽牢牽好“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科學調控經濟增速、稅利增速預期,努力實現經濟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貢獻力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