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菲律賓星報》報道編譯 東南亞的煙草控制支持者們呼吁加大立法力度,禁止卷煙公司提供捐款和贊助。
據東南亞煙草控制聯盟(SEATCA)理事Bunon Ritthiphakdee說,煙草公司將贊助當做自己的“企業社會責任”計劃的組成部分,繞開了禁止煙草公司贊助的法規政策。
她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些企業社會責任只不過是偽裝的營銷活動,因此,應該對它們進行曝光和阻止。”
Bunon Ritthiphakdee說:“煙草業非常特別,因為它的產品使其使用者有一半人早亡,因此,煙草業不能假裝自己在承擔社會責任。”
她強調,人們必須警惕這些企業社會責任戰略。
她補充說:“如果我們了解了煙草業企業社會責任背后的議程,我們也可以根據全球煙草公約——世界衛生組織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更有效地監督和規范這些活動。”
為減少全球煙草消費,包括菲律賓在內的許多國家簽署了首個關于公共衛生的全球公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
除了其他政策之外,這項公約還禁止煙草公司提供贊助,禁止卷煙產品的廣告、營銷和促銷宣傳。
Bunon Ritthiphakdee說,《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5.3款“建議簽約各國使包括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在內的被煙草業描述為‘擔負社會責任’的活動非正常化,并盡最大可能,對這些活動實施管制。”
她還補充說:“必須制定和實施國家級別和地區級別的措施,使公眾了解,煙草業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就像卷煙煙霧一樣有毒。”
她說,在東南亞地區的國家中,只有菲律賓、泰國和越南制定了禁止企業社會責任或企業社會責任宣傳活動的立法措施。
她稱,菲律賓的教育部已經發布通知,限制官員與煙草業的互動,并禁止了煙草業捐贈的基金。
她還說:“泰國通過內閣做出的決定,禁止煙草公司向政府機構捐款和宣傳,與此同時,泰國去年還通過了一項煙草控制法律,禁止煙草業開展與文化和體育有關的企業社會責任活動。”
根據反對吸煙的非政府組織——經濟改革行動的記錄,每年大約有8.8萬個菲律賓人死于與煙草有關的疾病。
菲律賓政府在2012年通過煙草產品征收到的消費稅大約為280億比索,但用于治療四種與吸煙有關的疾病的開支,大約有1880億比索。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