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雅加達郵報》報道編譯 一位專家稱,鑒于煙草公司更加傾向于使用廉價的機器設備代替人工,故數千名印度尼西亞煙草工人可能面臨下崗。
公共衛生學者協會(IAKMI)的Widyastuti Soerojo稱,2015年因為卷煙廠增加使用機器而非人力來制造卷煙,約有1.5萬煙草工人因此丟掉工作。無論如何,在諸多場合,卷煙公司都宣稱它們因為煙草控制條令的實施影響不得不解雇部分工人。
Widyastuti反問,“煙草控制是公司用以解雇工人的借口。與此同時,據我們的數據,印度尼西亞卷煙的產量每年仍在持續增長。如果產量不錯,為什么還要解雇這么多工人呢?”
她還揭示稱,未來卷煙生產在印度尼西亞似乎還要顯著增長,產業部發布的一份煙草生產規劃圖顯示,從現在起到2020年的生產目標是5242億支卷煙,較之前2015年到2020年總共2600億支卷煙的生產目標規劃圖有所增長。
Widyastuti說,產業部長Saleh Husin曾經還聲稱政府考慮到卷煙行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希望可以確保它能夠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
問題是國家的卷煙行業現在喜歡使用機器,促使它不能夠再雇傭大量的工人。
煙草控制支持中心的主席Kartono Muhamad斥責產業部發布煙草生產規劃圖,這激勵了卷煙公司開始摒棄人力轉而使用機器。
他說道,“難道Saleh沒有意識到公司使用人工可以生產50億支卷煙嗎?各公司卻開始想著使用更有利和更高效的機器來取代人工。”
隨著勞動力的轉變,Kartono說,印度尼西亞的卷煙產業將不再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從而與政府以勞動力導向型因素促進卷煙生產的初衷相違背。
煙草活動者1月21日號召Saleh收回煙草生產規劃圖,稱它的目的是促進煙草生產,結果卻增加了煙草使用對公眾健康的負面影響。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