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 ,東南亞煙草控制聯盟(以下簡稱SEATCA)在柬埔寨暹粒召開了主題為區域性煙草稅收管理的專題討論會。與會代表由來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緬甸和越南等東盟各國的煙草稅專家組成。
會上,SEATCA公布了一組行業調查數據,主要涉及東盟各國煙草稅收政策的實施情況。調查結果顯示,各國均遵循了世界衛生組織頒布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第六條之規定內容;并且某些國家在制定煙草稅收政策方面也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在過去的幾年中,煙草稅收政策的實施進展非常緩慢,稅收增速遠低于國家經濟和國民收入的增長水平。
報告指出:東盟各國的煙草稅率普遍低于其它國家,其中泰國征收的煙草稅最高,占到煙草零售價的70%;其次為新加坡,占66.2%;文萊為62%;柬埔寨為25-31.1%;老撾為16-19.7%。另一方面,大多數東盟國家沒有制定長期的煙草稅收政策,并經常調整煙草財政收入和公共衛生目標。SEATCA的煙草稅項目經理Sophapan Ratanachena表示:“比如印尼實行的多層次征收系統和從價稅制度,問題主要源于煙草稅收制度與組織機構失效。此外,薄弱的稅收管理以及征收力度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 報告建議:東盟各國政府應當按照國際準則,制定并實施長期的煙草稅收政策,明確公共健康目標;制定統一的稅務征收系統,并劃分出煙草目的稅的最小值;規范各種煙草產品的征稅比例。此外,各國政府還應要求本國煙草公司定期提交詳細的財務報告,并采用特殊的財務標識跟蹤系統。這些做法不僅可以減少稅收風險,還能協助國家調查非法煙草制品的走私貿易,保障國家財政收入。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