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swissinfo.ch報道
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日前在日內瓦舉辦締約方第八屆會議。由于瑞士尚未批準該公約,這次只能以觀察員身份參加。批準公約這一目標在聯邦議會中擱淺已逾十年,只因三家主要的跨國煙草公司把自己的國際或地區性總部設在了瑞士。
今年2月,瑞士外交部長伊格納西奧·卡西斯(Ignazio Cassis)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上做自己的第一次國際演講時,強調了民事與政治權利的重要性,并指出經濟自由與保護私有財產是和平與穩定的保障。
這一有些說不出口的方式確實在現代史上令瑞士取得成功,然而它的代價,卻是把70年前確立的《世界人權宣言》外部鏈接里的其他某些權利置于次要位置,例如同健康有關的權利。
瑞士圍繞煙草問題的立法完美地體現了卡西斯重申的這種方式。瑞士是最后一個仍未批準《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經濟強國(2018年世界銀行排名中位列第19名)。
被熏壞了的議會?
為什么會這樣?聯邦衛生局發言人丹尼爾·道瓦爾德(Daniel Dauwalder)在回復瑞士資訊swissinfo.ch時指出:“依照慣常做法,瑞士只會在修訂本國法律(以保證同公約一致)后才批準國際公約。因此批準公約即意味著瑞士法律遵循公約規定的某些最低要求,包括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煙草制品、對煙草廣告做出限制等。然而在瑞士的事實并非如此。”
這位發言人強調:“某新立法項目的草擬已朝著這個方向,盡管它尚不符合《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基本要求。今年年底該項目將會呈交議會。法律通過后,聯邦委員會將再次審驗批準公約的條件是否得到滿足?!?/p>
近年來這種情形已多次重演,議會每一次要遵照《公約》修訂瑞士法律的努力都會遭遇同一種阻力-力挺煙草商利益的國民院與聯邦院議員的反對。
卷煙的根據地
事實上,瑞士對煙草制造商而言非常重要。世界最大煙草企業菲莫國際的歐洲總部設在沃州(Vaud)首府洛桑;第二大煙草企業英美煙草公司(BAT)在洛桑和邦庫爾(Boncourt)也有分支機構;而日煙國際公司(JTRI)則把自己的國際總部設在日內瓦。
根據畢馬威(KPMG)2017年10月的一份報告,煙草企業為瑞士經濟帶來總價值63億瑞郎的貢獻,并雇傭著約1.15萬職工。
煙草企業選擇落戶瑞士,一是由于針對企業的寬松法律,令其可以逃避歐盟與美國的更大限制;二是瑞士設有世衛組織總部,這些企業謀求影響甚至抵制該組織對預防煙癮的政策。
煙草企業也對瑞士議會實施影響策略。9月初,法語區的時事紀錄片節目《Temps Présent》播放了報導《當心,這個議會可能損害您的健康(法)外部鏈接》(Attention, ce parlement peut nuire à votresanté),片中細致的調查顯示,一定數量的議員本身就是煙草商的說客,他們甚至還設置了復雜的對策,來阻撓醫療領域倡導的預防措施。而這些措施本可以為瑞士節省數十億瑞郎,還能降低日益增長的保健支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