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環球網報道 吸煙有害健康是眾所周知的常識,一些科學家更指出,長期吸煙者更容易患上肺癌。不過,日本一名大學教授近日竟然撰文駁斥了此觀點。據RrecordJapan網站5月10日報道,日本中部大學教授武田邦彥近日就吸煙與健康的問題,發表觀點稱:“吸煙容易引發肺癌簡直就是彌天大謊。”
他在文章里指出,日本的禁煙運動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當時日本國內的僅男性煙民就有約3000萬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5%,當時死于肺癌的煙民人數不足5萬人,占全體煙民的0.17%左右。
而近年來,隨著禁煙運動的發展,日本國內煙民比例已降至約為20%左右,但死于肺癌的比例卻達到了8%,約為8萬人,需要強調的是,與90年代相比,日本女性煙民比例基本沒有太大變化,依然維持在10%左右,但死于肺癌的女性煙民人數卻在近40年內增加了5倍。
武田邦彥指出,在研究吸煙與患肺癌的關系問題時,應該把全體煙民納入對象范圍內,而那些認為吸煙有害的科學家卻只是把目光鎖在死于肺癌的煙民身上,剩余的絕大部分未死于肺癌的煙民以及不吸煙的癌癥患者都被無視了。
也就是說,吸煙并不是導致肺癌的根本原因,能夠證明吸煙引發肺癌的有力數據也不存在,相反,有數據顯示,日本吸煙者的自殺率低于不吸煙者,吸煙者更不易患感冒等等,根據他的調查,吸煙者反而比不吸煙者更加長壽。
另外,關于二手煙的危害性,武田邦彥認為,實際上證據也不夠充分,舉個例子來說,一位吸煙者與一位不吸煙者兩人同處于一間6榻榻米大小的房間內,吸煙者每20分鐘吸一根煙,一天下來,不吸煙者的被動吸煙量也就相當于0.1根香煙,危害程度也就約為吸煙者的100分之1左右,如果這也算有害的話,那么如今科學界認定的有毒物質的危害性就都需要修正了。
武田邦彥,畢業于東京大學,曾在旭化成工業、芝浦工業大學工學部擔任教授,現任日本中部大學教授,著有《如果你不想早死,最好別戒煙》等書籍。
評論:
武田邦彥提出吸煙長壽的觀點駭人聽聞,其觀點有點偏頗。實際上,人類對長壽這個問題目前為止確實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與其它事物有什么必然聯系,應該說每個人的遺傳因素、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生活經歷、環境等都與其他人的不同,其壽命的長短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吸煙的人中有壽命長的,并不能說吸煙就能使人長壽。其實,就煙草的尼古丁的作用來說,并非完全是害處。其好處是吸入尼古丁可使中樞神經系統先興奮后抑制,有一定的鎮定作用,這可能解釋吸煙者中自殺率低的情況。此外,還有研究表明吸煙者中得老年癡呆癥和帕金森綜合癥的比例低。不過,尼古丁可引起胃痛及胃病、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心律不齊并誘發心臟病,其危害也不小。至于煙草對人體是有害還是有益,遵循“兩利相較取其重,兩害相較取其輕”的方法,更為合理。具體到吸煙而言,如果一個人吸了一輩子煙,也沒有什么疾病,那么可以說煙草對其沒有危害,可以繼續吸下去!而對于一個本身抵抗力就不強的人,我們還是建議不要嘗試這種可能導致健康危害的事物了!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