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網絡報道 緬甸門戶開放后,世界各貿易商看到這塊貿易處女地,各種跨國企業紛紛到緬甸尋找商機。但緬甸在半個世紀的軍事統治后,敞開大門向世界招手的同時,也正面臨著一個新的威脅:大型跨國煙草公司先后到此開發新的市場。
一些反煙活動家說,它不只是國家的健康問題,也是煙草公司新擴張下的風險,更是緬甸一些最貧窮人的權利。
緬甸大約有45%的人口低于24歲,這也是卷煙公司的主要目標人群。
東南亞煙草控制聯盟主任里斯派克迪(Bungon Rithiphakdee)說,核心問題在于政府內部的利益沖突,衛生部正努力采取措施以遏制吸煙問題,但貿易部卻熱衷于吸引跨國公司潛在的數百萬美元投資。
肺癌正在侵蝕緬甸吸煙人口
根據緬甸衛生部的統計,在60萬吸煙人口中,只有9.2%的煙民使用西式的濾嘴煙,國外煙廠商看到了商機,為提高業績,彌補在較發達市場的銷售飽和或下降損失。
通常在仰光主要醫院的癌癥病房都很擁擠,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在緬甸因癌癥死亡的人中,每五人中就有一人與吸煙有關。
根據煙草行業分析師麥克吉爾(Shane MacGuill)預估,卷煙在未來四年,將以每年2-3%的速度增長。
跨國煙草公司搶先進駐
世界肺基金會高級顧問麥凱(Judith Mackay)說:“許多國家沒有經貿律師、財務專業人員挑戰這些跨國公司。緬甸將在10年內加快其立法執法,但現在它是非常脆弱的。”該基金會致力于幫助消除與肺有關的疾病,如肺結核、肺癌等。
中國最大的煙草制造商、世界排名第五的紅云紅河煙草集團和當地公司合作宣稱,工廠一年可生產30億支卷煙,雇傭了“高素質的營銷經理和售貨員的工作小組,并有足夠的推廣銷售和分銷車輛。”
世界第二大卷煙公司——英美煙草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投資5000萬美元,并聘請約400人。位居全球第三位的日本煙草國際公司說,公司正在緬甸全國開展業務,但拒絕進一步發表評論。
國際防癆和肺病聯盟龍亞札(YarZar Nyunt)說:“若在緬甸開設工廠,就可以以低廉價格出售,令外國煙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腐敗是一個問題,政府不關心人們的健康問題,他們讓外國酒公司進駐,現在又開放煙草公司。”
執法不力
緬甸在2004年批準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但法律執行不力,未能實現一些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這些措施包括煙盒上的健康警告圖片和65%的稅率征收。雖然,自2006年起已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但公共場所禁煙令未能確實執行。
社會活動家指責,盡管煙草公司承諾不對青年做廣告。但緬甸煙草公司利用社會責任行銷,直接通過教育補助或孤兒贊助,在定期舉辦的搖滾音樂會和年度潑水節上,提供免費卷煙。年輕人特別容易受到世界大煙草公司華而不實的廣告鼓動。
麥凱說,健康證據完全否定了跨國煙草公司帶來的先進市場營銷和贊助,“他們是披著羊皮的狼”。
政商聯系
在上屆軍政府嚴格控制“不適合公眾”的制酒業幾十年后,緬甸投資委員會在2012年年中,決定邀請外國公司投資酒類制造。
許多與政治有聯系的“商界精英”已與這些合資企業簽署了合作。
雖然,緬甸衛生部與反煙團體合作,正在醞釀出臺更嚴格的吸煙法規,以提高國民健康意識和防堵監管漏洞。但活動家說,忽視煙害的情況仍然普遍存在。
43歲的吳可高(Ko Kyaw Oo)每天吸一包煙,已經半輩子了,因為呼吸困難,現在打算戒煙。他說:“我后來才從學校老師那里了解到,吸煙不好。”
緬甸競爭組織主席發曼納(Mark Farmener)在軍政府時代,就游說驅逐英美煙草企業,過去就有許多農夫的土地被有興趣的外國企業劃走。這種事情未來也會發生,全球煙草行業將帶來社會和人權問題,如征地和廉價勞工。
發曼納說:“在緬甸人民需要工作,但他們并不需要癌癥。”他說:“投資是好事,人民可獲益,但不需要扼殺人民健康的投資。”
緬甸受軍政府執政影響,基礎建設落后,國民平均所得僅1000美元,但是緬甸人口不少,隨經濟成長加速,內需逐步擴大,有利投資。新投資機會、豐富資源及戰略位置都受到關注,
《2013年全球重要暨新興市場貿易環境與風險調查》中,緬甸在全球貿易競爭力表現為全球第四差,倒數前三名:最差的是巴基斯坦、柬埔寨、孟加拉。但同時緬甸也入選“邊境市場八國”,也就是說緬甸也兼備最具潛力市場要素:市場規模小、外資投注少、經濟發展成熟度低于“新興市場”。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