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在線據《東方煙草報》報道
鐘科軍近影。 曹祥金攝
人物簡介:
鐘科軍,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產品總監,理學博士,行業卷煙產品開發學科帶頭人,行業降焦減害重大專項“降低CO”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從事煙草科研工作20余年,先后主持或參與完成了“卷煙危害性評價與控制體系建立及其應用”“‘芙蓉王’(藍)系列卷煙產品技術開發”等20余項課題。其中1項課題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勵,8項課題成果獲省部級獎勵,先后公開發表科技論文40余篇,申請專利78件,為行業和企業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湖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研發中心辦公室,一支支卷煙被鐘科軍點燃后,濾嘴朝下豎立在辦公桌上。“1號和2號燃燒性和煙灰顏色都不錯。”一邊仔細觀察,一邊讓身邊同事記錄。這是記者日常見到鐘科軍時看到的一幕。
作為湖南中煙產品總監,鐘科軍從一名普通科研人員,一步步成長為企業科技工作負責人。20多年來,形勢在變,企業在變,崗位在變,唯一不變的是他心底對事業的那份責任與激情。
科研,和應用結合才有意義
1996年,研究生畢業后,鐘科軍進入常德卷煙廠科研所,開啟了自己的煙草科研生涯。
“那時行業的發展正在步入快車道,很多企業都在大量引進人才,尤其是科研人員。”鐘科軍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行業裝備技術有了較大改進,制造水平、工藝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初步解決了生產制造保障問題后,提升產品競爭力,需要更多地轉向內在品質風格的改進。
本質上說,卷煙消費就是一個化學變化過程。科研工作者們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好、更安全地改善消費體驗的滿足感。從上大學到讀研究生,鐘科軍一直從事分析化學研究,這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
“開始就是在實驗室做一些檢測工作,后來參加了一個關于薄片的項目,才接觸到產品。”來到科研所,鐘科軍發現,由于當時科研工作正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科研所雖然安排了每個人的崗位,但并沒有干涉具體的研究內容。這讓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發現的問題,自主安排研究。
這樣的科研環境讓鐘科軍十分受益。所以,當他成為企業科研工作的負責人后,也特別注重為同事們提供一個盡量寬松的研究環境和工作氛圍。
在工作后的一年多里,雖說崗位在科研所,可鐘科軍卻沒少往車間跑。他跟著工藝員學習作業指導書,了解卷煙制造的每一個關鍵環節,并和自己的研究工作結合起來。
“科研,一定要和應用結合起來才有意義。”在鐘科軍看來,當下不少人對某一領域有十分深入的研究,但要應用在產品中,就必須在二者之間搭建一座橋梁。如果本人完成不了,就要由別人替代。所以,科研人員最好能對生產有一定了解。
創新,系統集成更重要
工作兩年后,鐘科軍便開始獨立開展項目研究工作。
“第一個項目是研究嘴棒和降焦的關系,比如絲束對降焦和煙氣的影響,嘴棒是通過什么方式來截留煙氣等等。”鐘科軍說,那時做項目的要求簡單得多,提交一份項目總結報告、一個實物,再做一個評審,項目也就完結了。
流程雖然簡單,可項目所取得的成果卻很不簡單。2002年,常德卷煙廠開啟“芙蓉王”(軟藍)開發,這一項目成果發揮了重要作用。
“芙蓉王”(軟藍)不僅是當時“芙蓉王”品牌最高端的規格,也是他們推進降焦工作的一次大膽嘗試。其中,嘴棒降焦應用便是鐘科軍的第一個項目成果。此外,通過改變煙絲和卷煙紙的燃燒速度,改進原料和配方技術等措施,鐘科軍和他的團隊在“芙蓉王”(軟藍)保持良好品吸體驗的基礎上,成功地使焦油量降低到了10毫克。
“可以說,‘芙蓉王’品牌的降焦技術,都來自這款卷煙。”鐘科軍表示,在煙草科研中,真正的原始創新并不多。以“芙蓉王”(軟藍)為例,將每一項降焦技術單獨拿出來,其實很多企業都有掌握,關鍵在于如何系統集成。從這個角度而言,“芙蓉王”(軟藍)是降焦技術集成創新的代表。
幾乎在獨立開展科研項目的同時,1998年,鐘科軍被任命為科研所副所長,并與湖南大學合作,開展計算機輔助配方研究。
據鐘科軍介紹,當時對卷煙質量控制與評價的標準比較抽象,他們想通過研究實現量化。另外,也試圖在儀器檢測與感官評吸之間構建線性關聯。
“儀器檢測是客觀的,評吸感受是主觀的,我們發現兩者之間很難進行直接的線性關聯。”雖然這一目標沒有實現,但鐘科軍和同事們的研究仍然在卷煙原料、調香等領域取得了很大進展。
他們利用計算機輔助配方技術,對煙葉原料成分進行全面檢測,并以此為依據,早在本世紀初,便先后在四川涼山、貴州黔西南等地開發了多個以品牌為導向的原料基地,大大提高了品牌的原料保障能力。
與此同時,數字化調香技術得到有效拓展。他們聯合行業十多家工業企業調香及香料化學研究專家,對香原料進行全面分析,透徹掌握了其內在原理和化學成分指紋圖譜,大大提高了對香精香料的質量檢測和控制手段,同時也初步建立了一套數字化辨香、仿香和創香的技術平臺,對行業自主掌握卷煙調香核心技術起到很大推動作用。
經驗,時刻警惕兩面性
伴隨著湖南卷煙工業的發展壯大,鐘科軍在科研道路上迅速成長。2007年,他擔任湖南中煙技術中心副主任;2009年,擔任主任;2014年,又被任命為產品總監。
從科研人員到管理人員,鐘科軍很快適應角色轉變。在他看來,作為一名管理者,首先要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對研究工作的宏觀層面進行把控;其次,要為科研人員創造一個公平、寬松的環境。
“除非一些特別重要的項目,我一般不會過多參與。”鐘科軍說,科研管理把握好方向即可,具體的工作他不會過多干預。
鐘科軍認為,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經驗也不例外。自己20多年的科研經驗,固然可以為年輕的科研人員提供很多指導,但也有可能會束縛他們的思維。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也可能一并封住了正確的前行道路。所以,參加討論時,除非自己十分確定,鐘科軍很少對某個具體的研究工作發表意見,生怕影響了別人的積極性。
所以,在鐘科軍心中,理想的技術中心一定要有朝氣,有科學的精神,有活躍的思維,能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同事之間還要有強烈的協作精神和一定的競爭意識。
同時,鐘科軍認為,作為一名科研人員,必須懷有一個開放的心態,善于利用新工具、新手段。為了研究市場變化和消費者偏好,他會經常瀏覽相關網站、貼吧等,收集網民對品牌的評價。不同于面對面的市場調研,他認為其中有些反饋和評價,更加真實、客觀地反映了消費者的心理和關注。
通過鐘科軍和同事們的努力,如今的湖南中煙科技研發工作碩果累累,有力支撐了品牌的發展——擁有一個行業重點實驗室、兩個行業標準研究室;在2016年1月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的通報中,湖南中煙卷煙危害性指數僅為7.8;技術中心在2016年度行業工業企業技術中心評價中排名第一……
“從企業決策者層面說,無論是聯合重組前還是重組后,湖南煙草工業都高度重視科研工作和人才儲備,特別注重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鐘科軍說,他們能取得當前的科研成績,湖南卷煙品牌能有當前的地位,這才是最關鍵的因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