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車間生產活動和工作重點、難點,工作室每年按照六西格瑪科技項目、管理創新、QC課題、小改小革等分類,確定技術團隊,開展項目攻關。圖為工作室帶頭人于曉江(左)帶領成員陸勇在對卷煙機煙支傳送輪進行小改小革。
4個工作團隊由相關技術負責人牽頭,實行專人專項負責,堅持階梯式培養結構,保證優秀技能人才的不斷涌現。圖為工作室包裝機維修技術帶頭人陶玉強(右二)正在為徒弟們講解包裝機組件裝配流程與工作原理。
工作室堅持各機型、各工種技術人員密切協作,形成合力,破解生產管理過程中遇到的管理和技術難題。圖為工作室技術骨干張民(右)、劉巖組成技術攻關小組,對生產效率落后的卷煙機組進行原因排查和重點修復。
工作室采用“研討式”學習方式,定期開展學習交流活動,要求參與成員積極發揮各自特長,勇于建言獻策,在實踐交流中提升技術水平。圖為工作室成員在現場交流,探討生產線自動裝封箱機包裝箱片分離裝置優化設計方案。
為充分發揮勞模、工人技師在企業中的積極作用,搭建一個溝通交流、展示才能的平臺,紅塔遼寧煙草有限責任公司營口卷煙廠成立了“于曉江勞模創新工作室”。
成立6年來,工作室堅持管理與技術結合、機械與電氣結合、工藝與設備結合,扎根生產一線,面向生產難題,積極開展自主創新,并將先進技術、經驗、方法和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這里,他們先后完成QC活動30余項、技術革新20多項,多項技術創新已成功投入車間實際生產應用,同時鍛煉出了一支理論基礎扎實、實踐經驗豐富、敢闖敢干的人才隊伍。
本期關注
于曉江勞模創新工作室
所在單位:紅遼公司營口卷煙廠
基本情況:2014年成立,以全國勞動模范于曉江為核心,以工廠中一級、中二級工人技師為帶頭人,分為工藝管理創新、包裝創新、電氣創新、卷接創新四個主要團隊
工作特色:堅持階梯式培育人才方法,工作上主要圍繞生產中出現的技術、管理等難點開展QC項目、小改小革等創新活動
做青年職工的引路人
于曉江,中共黨員,高級維修技師,多次在行業煙機維修技能大賽中擔任裁判員,曾獲“遼寧工匠”等榮譽稱號。
我不是老師,但我愿意做青年職工的“引路人”。
從2010年起,車間安排我承擔車間設備維修操作技能培訓的重任。
為了將自己所學所知傳授給青年員工們,我每次授課前都會先做出一些調查研究,努力了解大家想掌握什么和薄弱環節,再根據培訓人員的接受能力及程度編寫授課教案,制作圖片、課件。在培訓過程中,我穿插一些自己的工作經驗,做現場故障分析解答,讓大家易懂易于接受。這些年來,平均每年對各類維修人員和操作工進行維修培訓達41課時以上,參加總人數達268人次。
除了理論學習外,我告訴青年員工一定要注重實踐,多觀察經驗豐富的老員工的做法。比如,初做卷煙機副擋車工時,可以注意觀察主擋車工的一舉一動,包括如何檢查輔料和使用輔料,將問題的解決方法默默記在心上。這是熟悉設備的第一步,從實踐中得來的經驗會讓你很快掌握設備操作的基本步驟。
有人說,技術工作很枯燥,也很平凡。但我認為,平凡的工作一樣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來,關鍵在于我們怎么去看待。要相信,“干一行,愛一行”,終會成就不一樣的你。
本文圖片除署名者外均由肖耘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