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潔如畫的木老元鄉布朗族村寨
夏日的布朗山鄉,清風徐徐,美景如畫。一條條水泥路在山間蜿蜒,連接著一座座漂亮的村寨。
5月15日,“青山為證 不勝不歸——聚焦云南中煙助力脫貧攻堅”大型全媒體采訪團走進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木老元鄉龍潭村立界村小組,只見村莊道路潔凈如新,房前屋后鮮花綻放,家家院落別致清雅。
“真是想都不敢想,我們有一天也能擁有這樣的美麗家園。”立界村小組長朱有北說。
只要是曾經到過木老元鄉布朗族村寨的人,都知道朱有北的話一點都不夸張。5年前,寨子環境臟亂差,道路污水橫流,到處糞便成堆,并且村民都認為世代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并沒有什么不妥?!暗取⒖俊⒁彼枷胍草^為嚴重,多年形成的“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觀念使然,村民覺得環境改善是政府的事,自己既沒有能力也沒有義務來解決。
立界村小組舊貌
隨著云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5年來的傾心幫扶,看著腳下的路變寬、居住的房變新、兜里的錢變多,以及扶貧隊員和村干部們日復一日的宣傳和引導,村民們逐漸轉變了思維:原來,美好生活是可以用雙手去創造的;原來,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立界村小組舊貌
立界村小組新貌
當然,愛護環境的文明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養出來的。為了更好珍惜這得來不易的美好生活,木老元布朗族彝族鄉在脫貧攻堅美麗鄉村建設中探索出了“五個群眾說了算”的民主治理模式,讓村民成為鄉村建設的主角,激發了內生動力,村民參與度和積極性不斷提高,民主管理的方式孕育了文明新風。
干與不干群眾說了算
走進立界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古色古香的活動場所:景觀石精致醒目,花臺造型新穎,涼亭別具民族風格。拾級而上,石板清幽,風景如畫,青瓦白墻的布朗族民居風貌統一、錯落有致,家家戶戶五星紅旗迎風招展。
一個100多人的小村莊,投資80多萬元建這么氣派的一個廣場,得益于家家戶戶出錢、出力、出土地。“我們村是全鄉第一個美麗鄉村的試點,‘五個群眾說了算’讓我們小組26戶人家積極參與到建設中,大家主動讓出耕地、砍掉核桃樹、拆掉豬圈。”朱有北說。
立界村小組舊貌
立界村小組新貌
2016年爭當全鄉美麗鄉村試點村時,立界村首先要建設養殖小區,需占用部分農戶耕地?!白约旱募覉@自己建,自己的事自己說了算?!碑敃r還任立界村小組長的朱有力首先說服了哥哥,帶頭無償讓出弟兄倆共8畝耕地用于養殖小區建設。兄弟倆的行為,帶動了群眾,之后的問題就迎刃而解。群眾主動出讓耕地后,立界村率先在全鄉建起了養殖小區,成為全鄉美麗鄉村的試點村。
立界村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等脫貧攻堅項目推進中,堅持集體事務村民小組決議的原則,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變“要我實施”為“我要實施”、“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通過召開群眾會聽取意見,讓大家充分知曉情況,有些項目需要自籌一部分資金、需拆除私搭亂建的違章建筑、需讓出部分土地等,把情況講明白、說清楚,最終這些事情到底干不干,讓群眾們說了算,堅持村民小組決議申請的原則。
干什么群眾說了算
在定為美麗鄉村建設試點之后,立界村制定了美麗鄉村建設“村民決議申請制度”?!按迕駴Q議申請”由理事會主持,理事會成員由村里威望高的黨員、熱心村民、致富帶頭人組成。
青瓦白墻、別具布朗族特色的活動場所
干什么,群眾說了算。朱有北介紹,“村民決議申請制度”建立后,公用道路、活動場所、停車場占用到村民的土地、樹苗時怎么辦,聽群眾意見;道路擴多、房屋風格如何統一,圈、廁如何改,聽群眾意見;活動場所建哪里、如何建,是統一招標施工隊還是農戶自建資金補助到戶,群眾說了算。形成集體決議后理事會向村黨總支提出申請,由村黨總支牽頭,項目指揮部、理事會、駐場技術人員進行實地丈量和科學規劃,最終開展實施。
“村民決議申請制度實施后,一開始對砍掉幾棵樹、占用幾分地、拆掉廁所都有抵觸情緒的村民們,現在都沒了意見,個個舉手支持建設美麗家園。”理事會成員朱有全說。
如何干群眾說了算
“這是我們小組29戶人家參與修建的公路,政府把修路的自主權交給了我們?!痹邶執洞迓閳鲂〗M,小組長楊連育指著家門口的一條公路自豪地說。由于政府補助的資金只夠完成路面澆灌,而一些路段因為地勢原因需要建擋墻。為了籌措資金,理事長、小組長楊連育帶著大家召開會議商量對策,最后家家戶戶表示,寧愿自己掏腰包,也要把公路建好。最后,29戶人家每家出資2500元,在麻場小組負責修建的700多米路段上,砌起了200多米的擋墻。
村規民約
如何干,群眾說了算。在活動場所、道路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木老元鄉堅持村民小組決議提出申請,嚴格按照項目實施程序實施;在房屋改造、美化亮化等方面,則由理事會召開群眾會商議,以自然村為主體,或統一找施工隊實施,或農戶按規劃自己干,由理事會和村級監督實施,具體如何干讓群眾自己商議決定;在產業發展方面,大力發展務工第一產業,以依托產業致富能人對市場的敏銳性發展特色產業,組織群眾共同商議,以群眾為主體進行合作社精細管理。以長壽豆合作社為例,把理事會成員和小組長納為網格員,對網格內的地塊實施技術、管理、采摘包干,從采摘就對豆子分類定級,最后每斤單價比其它地方高出0.5元至1元。
有問題如何解決群眾說了算
美麗鄉村建設之初,立界村朱有東家剛剛搭建起鐵皮屋頂,這跟美麗鄉村的建設風格相違背,為了元素統一、風格統一,理事會多次到他家做工作,最后,朱有東拆掉了鐵皮,換成了青色的瓷瓦。建活動場所需要占到朱有碧家的兩分地和幾棵核桃,不管理事會說什么,朱有碧就是不同意出讓,無奈只有讓他在外打工的兒子來勸說,朱有碧的兒子在電話中說:“建了停車場,家家有車可以停,這點利益我們都不肯讓,到時候我們停車好意思嗎?”聽了兒子的話,朱有碧砍掉核桃樹讓出了地……
有問題如何解決,群眾說了算。在立界美麗鄉村建設中,需要占用的14畝土地,全部為群眾自愿讓出。
龍潭村支書何玉銀說,在農村環境整治中,木老元鄉涉及占用土地、農用房和危舊房拆除等均沒有補償款,通過村黨總支牽頭,依托項目理事會召開群眾會議商議化解,變“要我實施”為“我要實施”。通過倡議號召,新修一條10.8公里的道路,群眾主動讓出300多畝土地;從施甸到卡斯35公里公路擴建,群眾主動讓出1000多畝山林土地;全鄉所有活動場所建設都選在核心位置,群眾主動拆除舊房讓出土地等,家家戶戶改廁、改圈,房前屋后種上了各種蔬菜和果木,全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建后如何管群眾說了算
行走在村間道路上,可以看到,每隔一段就用黃漆標著一條線。這些分界線就是村民綠化道路和衛生維護實行“三包”的分界線。立界村莊綠化實行“三包”制度,按責任區域包保到戶,農戶包種植、包成活、包管理;衛生維護實行農戶“三包”政策,農戶按實名制包區域實名制、包清掃、包維護。
建后如何管理,群眾說了算。
立界村通過召開群眾會議決定,項目建成后如何管理由群眾說了算,例如:村寨商議后自行制定輪流打掃值班表,有些村寨每周打掃1次,有的村寨農歷逢一、五、十打掃,最終形成村規民約,家家戶戶自覺遵守。
木老元鄉村民自覺維護環境衛生
目前,木老元已經建起了一個個像立界村一樣的美麗鄉村。家家戶戶廁所衛生、人畜分離,房前屋后菜園果園蔥郁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